美国地质勘探研究院(USGS)地质学家迪姆·克勒特表示,可燃冰有望成为人们向未来更清洁能源(氢能和太阳能)过渡时的“桥梁”,在为人们提供所需能源的同时,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缓解全球变暖过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冰”。这种“可燃冰”在地质上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又称“笼形包合物”(Clathrate)。
可燃冰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外形像冰,有极强的燃烧力,可作为上等能源。它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所以也称它为甲烷水合物。可燃冰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 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甲烷气则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所以固体状的天然气水合物往往分布于水深大于300 米以上的海底沉积物或寒冷的永久冻土中。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依赖巨厚水层的压力来维持其固体状态,其分布可以从海底到海底之下1000米的范围以内,再往深处则由于地温升高其固体状态遭到破坏而难以存在。
虽然科学家对可燃冰认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直到最近他们才开始尝试将可燃冰作为一种替代能源。可燃冰是由有机物腐烂分解出的甲烷气体与水在低温和高压的环境下形成的,这种低温和高压的环境出现在地球深海和陆地的某些地方,其中包括海底和北极区的永久冻土地带。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可燃冰储藏量丰富。2008年11月,USGS的研究小组宣布,仅在美国阿拉斯加北坡地区,就储藏着巨大数量的可燃冰,有望从中提取大约2.4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足以保证1亿户家庭超过10年的取暖用气需求。
克勒特是该研究小组成员,他表示:“这的确是个巨大的能源储藏库。不过,现在还不清楚大规模开采时,巨大的资源中究竟有多大的量最终被利用。”他认为,最终被利用的能源量取决于科学家从可燃冰中提取有用甲烷(天然气主要成分)的能力,也就是说是否能掌握高效和廉价的提取方法。
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国家甲烷水合物研发项目负责人雷·博斯维尔博士表示:“一旦我们懂得如何更好地寻找最有希望的可燃冰储藏后,我们将需要了解如何以安全和商业可行的途径来开发它们。而在认知可燃冰对不同开采途径的反应方面,化学无疑会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博斯维尔认为,比较有希望从可燃冰中获取甲烷的技术之一是简单地为可燃冰的储藏地减压;另外一个方法是用二氧化碳取代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理论上讲,人们可以利用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相同的钻探技术进行可燃冰中甲烷的开发。
目前,研究人员在全球许多地区也找到了大量的可燃冰储藏,包括美国、印度和日本。美国除了阿拉斯加外,其墨西哥湾和东海岸都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
在中国,2002年1月,《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正式启动。截至2005年,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项目承担单位,重点开展了南海北部陆坡西沙海槽、神狐、东沙及琼东南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中国人迈开步伐,也将走上探索可燃冰资源的科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