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统计显示,2008年9月以来,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普遍减产20%~30%,首钢曹妃甸、鞍钢鲅鱼圈等重大项目建成后不能按原计划投产,铜、铝企业40%停产,停产化肥企业超过30%,氯碱企业开工率下降30%,化工产品价格普遍下跌40%以上。
价格跌速之快、跌幅之深、品种之多,为历史罕见。由于许多产品价格跌破成本,钢铁、铝、铅、锌、磷肥等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观点较为主流,但事实上,当前危机的实质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与此同时还必须看到,此次危机也是科学发展之“机”。这意味着,在当前情况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理念,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破解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难题。
行业发展存在六大突出问题
2008年9~10月,工信部原材料司对重点地区的化肥、钢铁、电解铝、稀有金属等重点行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对重点企业进行摸查、拜会有关行业协会,并连续召开行业协会和电解铝、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骨干企业座谈会。通过调研和座谈,增强了对大力推进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原材料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信心,也为今后制订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提供了参考。
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看,目前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模式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工艺先进、附加值高的产品比重较低,钢材板材比46%,铝材板材比30%,新型干法水泥比重56%,存在大量的落后生产能力。
产业集中度低。2007年,钢铁企业前十位产业集中度为36.8%,黄金企业前五位产业集中度为40%,水泥企业前十位产业集中度23%,大中型化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15万吨,远低于国外化肥企业平均50万吨的水平。
产业布局不合理。大型钢铁、石化化工企业过于靠近大城市、大江大河和重要水源地,一些企业远离港口、矿产地和能源基地,生产成本高,环境影响严重。
能源消耗巨大。2007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0.63吨标煤,高出发达国家10%~15%,吨电解铝耗电14488千瓦时,比发达国家高400千瓦时;乙烯综合能耗700万千卡/吨,国外先进水平在550万千卡/吨以下。
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我国52.6%铁矿、65%的铜矿、50%的氧化铝、35%铅锌矿、60%的钾肥、70%的天然胶、50%的乙烯及衍生产品都依赖进口。
高消耗低效率。比较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带动了我国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增长,事实证明这种发展方式难以持续,且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协调。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
面对全行业突如其来的遭遇,工信部原材料司在没有有效的手段和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行业的发展意见和建议,并按照国务院和工信部领导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专题研究了原材料工业应对危机的措施。同时,及时提供了7个行业专报信息报国办,为向国务院就原材料工业重点行业的若干专题汇报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应对措施的研究中,工信部原材料司注重了几方面的重点:一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力保原材料工业的持续增长,稳定行业形势。降低出口关税,提高出口退税率,加大收储力度,努力扩大市场需求,恢复市场信心,防止行业继续下滑。同时,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二是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制订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措施,坚决防止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环境、安全生产没有保障的落后生产能力死灰复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三是扶持大型骨干企业,稳定就业,促进民生问题解决。研究金融、财税等扶持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四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发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抓住国际市场低迷的有利时机,研究具体措施支持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为完善体系建设,工信部原材料司从加快建立管理体系、加快研究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政策措施、研究加强原材料工业管理意见、积极拓展具体业务、加强业务素质学习等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在初步起草了加强原材料工业管理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下一步工信部原材料司将会同有关方面着力研究如何完善原材料工业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遏制和解决近年来发展中存在的违规、盲目发展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制订促进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同时,抓紧修改化肥、农药、黄金、稀土等规划草案,争取尽快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