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调整和振兴的十大产业之一的有色金属产业,相对于汽车、轻工、纺织等产业而言,人们对它或许略显陌生。然而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原材料产业之一,有色金属产业具有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大等特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不久《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布,为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同时也为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当前形势下,有色金属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等,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信息化建设起步早
有色金属产业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产业之一,在各产业中有色金属产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开展得比较早的。开展产业信息化建设其实是顺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可以说这与有色金属产业的对外开放依存度较高密切相关。“目前来看,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已经达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两化融合成果显著。”对于有色金属产业的信息化现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计算机与自动化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郑忠祥日前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
郑忠祥告诉记者,有色金属产业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的普及率、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的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应用CAD/CAM进行产品设计与加工。主要的设计研究院所抛掉了图板,在网络的基础上用CAD系统进行工程设计。如北京有色金属设计院、洛阳有色加工设计院、沈阳铝镁设计院、贵阳铝镁设计院、南昌有色设计院等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先进的CAD/MIS(计算机辅助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系统,建立了PDM(产品数据、工程图档)数据库管理系统,大大加快了工程设计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第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广泛应用了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这些技术已从单元控制、单体设备控制发展到整个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控制。PLC(电力线通信)、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及现场总线技术,在过程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大中型企业生产实时数据和信息,通过现场总线与企业的主干网联接,生产情况可直接传到企业的领导及管理部门,大大提高了生产监控与管理水平。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了过程控制方法和技术水平,已经由手工控制、机械控制、PID(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提升到“多迥路控制”、“模糊控制”、“数模控制”、“优化控制”等。
第三,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及网络通信建设也进一步普及和提高。有色大中型企业已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企业体制与机制的改革,由传统的MIS系统向现代企业的MIS系统转型。如韶关冶炼厂建立起CIPS(智能生产)系统、青海铝厂开发了“管控一体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平果铝业公司实施的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工程、铜陵公司的“三网合一”综合信息网建成及运行,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也代表了目前网络建设的方向。
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来看,在多年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铝业、西南铝业、铜陵有色、金川集团、云南锡业、白银有色、自贡硬质合金、澳美铝业等十几家有色金属企业先后被评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郑忠祥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有色金属行业的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在有色金属工业关键技术方面,中铝西南铝、南山集团建成了世界先进水平的铝及铝合金现代化热连轧生产线,经过国外技术的消化和再创新,生产出高精度铝板带。山东祥光铜业的“双闪”铜冶炼技术成功投产后,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先进水平。在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耗领域,2008年铝锭综合交流电耗降到14323千瓦时/吨,比2007年下降了118千瓦时/吨,节电16亿千瓦时;铜冶炼综合能耗降到380.9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8.5%;铅冶炼综合能耗降到472.9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5.6%;电锌冶炼综合能耗降到973.9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17.2%。
缺乏标准化体系 应用层次待提高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无疑给各产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有色金属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产业的重组以及并购整合已成为当前要务,而这也给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带来较大挑战。对此,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副总经理文欣荣表示,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市场在不断变化,技术也在不断变化,企业内部业务模式包括管理方式和管理思路都在变,信息化如何面对这些变化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此,文欣荣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关注麦当劳、肯德基快餐连锁店的人,会发现尽管这些企业扩张的速度非常快,但依然都能取得成功,其原因是他们有一套标准化运作程序。中铝一直在探索如何找到适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从而使企业发展保持相对的稳定,不再让企业的信息系统在一两年之后就作废。他认为,不论是管理体系建设、应用系统建设还是基础建设,都应当重视标准和规划的制定与落实,让可变的部分尽量少一点,这样才能让分支机构在统一的建设框架下迅速开展工作,积极应对公司的扩张。
在有色金属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就是会出现大量的“信息化孤岛”,比如有的企业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但系统不能很好地运行,达不到企业资源优化的目标。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肖认为,有色金属行业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确做了不少的工作,但从全行业看,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水平有限,与发达国家及国内信息技术应用先进部门与行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信息技术总体装备落后,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缺乏高水平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这阻碍了有色行业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此外,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流程复杂、信息化基础薄弱、人才短缺,全面成功实施ERP的企业很少,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对实施ERP信心不足,没有现成的ERP软件能够全面适应有色行业的需求,各企业重复开发、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郑忠祥认为,随着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首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从全行业来分析,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快一些,中小企业建设的进程相对慢一些。其次,应用的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从全行业分析,大多数有色金属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还处于事务处理、局部信息管理阶段,部分企业MIS(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级管理,少数企业进入了管控一体化或向CIMS(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推进阶段。就已建立的企业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水平而言,大多数企业还处在低速共享的基带网络和传统的MIS系统阶段,呈现出“信息孤岛”、“诸侯经济”、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和协同作业的局面,与现代企业、网络经济的要求还相差较大。
管理生产信息化双管齐下
在当前国家振兴有色金属产业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发展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言,总体来看主要包括管理与生产两大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关于信息技术在这两方面的发展重点,《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规划》就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指出,在冶金工业,“十一五”期间冶金工业结构升级和资源整合的任务繁重,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就是在生产和管理两个方面支撑冶金工业的结构转型。一方面,通过应用人工智能、仿真模拟等技术,深入拓展现有自动化装备的功能,实现生产智能化,突破工艺极限,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的需求,从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循环经济模式两个方面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作用。
就企业管理层面的信息化而言,用友致远常务副总经理张屹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有色金属行业的信息化首要解决的有两大任务:第一,要提升固有流程的效率,一般是用ERP系统管理固化流程的事务;第二,要提升非固有流程的效率,这就需要用协同办公来解决。ERP是基础,协同是提升,两者都是为管理现代化和提升有效产出来服务的。归纳而言,有色金属行业的协同办公和管理需求,首先要解决“跨地域沟通”问题;其次,要实现“柔性协同”或“灵活协同”,能够让不同流程、不同事项、不同人员都产生共振。
而在企业生产层面的信息化建设方面,郑忠祥也表示,有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抓好有色行业“管控一体化系统”建设,加速“两化融合”,逐步实现智能控制和智能管理。这其中,抓好有色行业工业自动化是首要任务。他认为,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并不相同,对于有色金属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都非常重要,任何新技术的成功引入和应用,都会使企业生产发生质的变化和飞跃。工业自动化是企业的基础,我们还要积极推进对有色工业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一些关系到有色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工艺和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有色金属企业在开发建设工业控制系统时要把握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合的趋势,要考虑把工控系统中的各种时实数据导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去,实现智能控制和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