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建立风电准入制度,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风电整机厂商的参与。即使发展可能会慢一点,风电产业也需要建立一个规范,这有利于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风起兮云飞扬”,目前风电市场的火热状况已非一个展览会就能够诠释。在近日举办的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上,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45家企业展示了最新产品与技术。
与参展商相比,参观者的热情也丝毫不减。记者上午9时来到展览会时,展览馆门前已经排起长龙,工作人员举着小旗维持秩序。参观者都希望尽快拿到票,一睹风电设备厂商的前沿技术。
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市场风云四起,各路诸侯携巨资纷纷杀入,竞争激烈。各大风电厂商从“跑马圈地”到“跑马圈风”,在风电市场“繁荣”的背后,风电急速扩张的隐患开始凸显。“风电投资太猛了”、“风电产能已显过剩”、“风电产业即将洗牌”等言论在业界颇有代表性,寻找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风电“遍地开花”
在北京官厅水库,由华锐风电研制的几十架风力发电机同时“随风起舞”,一派壮观的景象。由此产生的电力源源不断地供给北京地区,为北京地区的能源供应做出突出贡献。
在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方汽轮机均已经完成布局。包头市经贸委副主任刘彪介绍说,目前包头已成为我国风电产业聚集地,不光是大型风电厂商已经在此布局,相关零配件厂商也积极进入,同时维斯塔斯、GE等国外厂商也加快了进入的脚步。
“我们正在利用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进入。”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文焕表示,目前已有部分国外装备企业正在商谈进入园区。
事实上,全国很多地区都在加紧发展风电产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我国将大力发展风电,打造“风电三峡”,并将在全国布局六大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基地。据了解,目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风电第一大国。
风电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在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上,记者看到GE、华锐风电、维斯塔斯、湘电风能、浙江运达等众多风电整机厂商的身影,同时还有大连冶金轴承、丹东丰能等零配件厂商展示各自的风机叶片、塔筒、齿轮箱等。由于厂商均把展示设备放在较低处,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些巨大的风电设备,巨大的风机叶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风电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润滑油厂商在与风电整机厂商争抢风头。他们通过电脑投影设备将先进的解决方案用动画模拟的形式向参观者展示。由于动画形象动人、色彩鲜艳,吸引了众多眼球。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会参展企业超过400家,展出面积和规模均为历年之最。今年10月份,北京还将举办200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
“繁荣”背后现隐患
“事实上,风电盲目扩张背后的隐患早已凸显。”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现在风电产能已经突破3000万千瓦,这些产能目前未能全部释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2008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620多万千瓦,呈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国内风电整机厂商从2004年的6家急剧扩张到2008年的70多家。到目前为止,只有约20家风电整机厂商有成熟的产品下线,其他企业还在建设和产品试验阶段。
据张相木测算,到2010年,目前的70多家风电整机厂商按现有规模全部建成,产能完全释放后,风电设备产能将达到3500万-4000万千瓦。今后10年,我国的风电场建设速度可能维持在年装机容量1000万-1500万千瓦之间。因此,风电机组制造企业面临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风电设备市场将会迎来残酷的买方市场。
“目前我国有近70家风电整机厂商和上百家零配件企业,这肯定多了。”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贺德馨表示,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和国内的发展情况,一般10家风电整机厂商就会占整个市场份额的90%以上。因此,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同时,在国际风电市场上,风电设备制造商逐渐转向一体化、国际化、大型化,兼并重组频繁发生。众多能源巨头纷纷加入风电行业,使得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风电市场呈现进一步向资金雄厚、质量优良的企业集中的趋势。
在风电产能出现过剩的同时,风电发电成本过高的情况也制约着风电产业的发展。
贺德馨表示,与其他设备制造业相比,目前信息化在风电设备制造业中的应用还不普遍,风电整机厂商需要以风电设备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来保证风电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提高产能和性价比来看,风电设备制造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十分重要。
风电产能过剩和投资过猛的问题是在近年来风电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另一个始终未能解决的硬伤仍然掣肘整个风电产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风电产业的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的技术均是从德国、丹麦等国家引入,目前两家企业已生产出1.5兆瓦、2兆瓦甚至3兆瓦的风机,其技术处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
“我国在风机设计和制造的基础领域比较薄弱,即便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也很难掌握核心技术。一些企业片面追求高速成长、高速发展,而忽视了自主创新和基础性研究。”赛迪顾问能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路琨表示。
寻找“金钥匙”
“金风科技一直没有放慢自主研发的脚步。”金风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武钢表示,他们研制的1.5兆瓦直驱风机就是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
“如果说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风电产业的长远目标,那么解决风机运行中的产品质量问题就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表示,随着大批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匆忙投入规模化生产,风机产品质量问题愈发突出。
“应建立健全风电设备的技术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推动风电技术进步,保证风电产品质量,促进成本降低,建设大型风能实验设施,支持新产品的实验和检测认证。”这是业界专家寻求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途径时一致提出的建议。
“建立技术标准和开展产品检测认证是保障风电设备质量的有效手段。”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
贺德馨表示,信息化是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先要求风电整机厂商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不然,信息化很难实施。目前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认证的重要性,认证本身就是一种规范风电设备制造业的重要措施。因此,风电整机厂商可以针对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特点,开始信息化方面的研发工作”。
“不管是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建立风电准入制度,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风电整机厂商的参与。即使发展可能会慢一点,风电产业也需要建立一个规范,这样才有利于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会者一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