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的是,从9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等部门的大力倡导下,我国化工企业信息化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由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评选的2005年度全国信息化500强企业中,来自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企业就占到了10%以上;同时,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也走出了初级阶段,开始瞄准了全域信息化的建设。这些成绩也使得在10月底举行的全国化工行业信息化应用研讨及交流会上,许多代表都自豪地说,“我们的信息化水平和由此产生的效益,与石化行业企业在全行业中的地位是基本相符的,而相对我国整体信息化发展甚至是领先的。”
信息化从局部到整体
根据调查显示,从2005年开始,我国许多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就不再拘泥于部门级的信息化建设,而是瞄准企业全局的信息化建设。根据今年上半年,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每周电脑报》共同举办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近千个化工企业中,在人力资源、财务、CAD、物流配送、采购与供应(ERP)、销售与宣传、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其信息化建设开展的比例都在50%以上。很显然,这些方面已经涵盖了化工企业的基本运营过程,也说明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开始了全面推进,而非建设之初的某些系统“单打独斗”。一位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者就曾笑谈,“我们信息中心现在的问题不是没事情做,而是事情太多,企业方方面面都开展信息化,有些顾不过来了。”
作为成立刚刚两年的大型集团企业,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企划部副主任任国琦介绍到,信息化建设是该集团在2006年的重点工作,集团将按照规划全面推进信息化,预计在2~3年时间内用信息系统覆盖集团的60家骨干子企业。考虑到企业信息化工作不应当从单一的信息应用进行,而必须考虑整体信息化效能的发挥。因此,从总体上看,如何将ERP、MES、PCS系统以及OA、MIS等其他辅助应用系统连成一个整体并形成对整个企业从管理、执行到经营的全域信息化应用是当前化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坚持ERP 拓展MES
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型化工企业均开展了ERP建设。从仪征化纤、四川维尼纶等企业对其 ERP建设的介绍来看,ERP在企业管理变革、通过绩效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在供应与采购、库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发挥作用外,还在完善生产计划性的应用基础上更加重视其应用的外延,一方面向供应链的纵深进行外延,另一方面借鉴行业信息化的最佳业务实践模型向企业其他的信息化应用进行方便、高效地集成。
尽管ERP在我国化工企业信息化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其涉及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但其依然没有解决多个独立、分散的子系统带来的“信息孤岛 ”问题。因此,开展以生产调度计划、生产过程优化、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为标志的MES系统建设,填补我国化工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在PCS/DCS与ERP之间的断层,是当前许多化工企业的共识。中科院软件所王宏安教授就结合企业实例指出,MES在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承上启下,架起了生产活动与管理活动信息沟通的桥梁:可以消除数据集成狭缝,为ERP系统及时、准确地提供数据和信息;通过生产过程的协同和可视化,以及实时跟踪物流,从而提升了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信息化更需着眼管理
很显然,当信息化走过了初级阶段,许多化工企业的信息化从业人员都很清晰地意识到了“搞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解决好管理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 浙江巨化集团副总工程师高潮就指出,信息化主要做的就是企业管理,因此IT人员要经常深入一线,与一线业务人员交流、探讨,从而推进信息技术在业务运作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实际上,这也是通过IT应用,推动企业管理的创新。”
从目前来看,在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难到建设者们的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机制的转变。四川金路树脂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龙顺和介绍说,该企业在上ERP的过程中,技术开发上不存在太多问题,难点就在于如何把新的管理思想渗入到企业中,从而改善企业原有的管理方法。“例如,我们在做信息化的初期就曾经有个‘规矩’——不管信息化怎么做,企业的职能部门划分不能调整,这就给我们的信息化推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管理机制需要重新调整,流程需要重新理顺,但很多调整只能在框架中进行,效率无疑就低了很多。”
对此,李中认为,解决这种管理障碍的关键还在于不断提升企业领导和员工的信息化认识,通过“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参与”,打破以往的管理桎梏,让信息化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