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风电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但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却引起了主管部门的注意。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以下简称“新文件”)一文,将风电设备、多晶硅等6大行业确定为下一步抑制产能过剩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的重点。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地球能源日益紧缺的条件下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风电产业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风电企业未来应如何发展?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发展过热潜在过剩
有数据显示,2007年9月我国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目标是3000万千瓦。而截止到2008年底,国内已经安装的风电机组已达11638台,装机总容量已达1217万千瓦。为此,主管部门对数据进行了修改,将2020年供电装机规模提高到1亿千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很多地方形成了风电投资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的现象,产业发展由过快逐步发展到过热。
“新文件的出台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我国的风电产业发展前期准备不充分,产业基础不牢,管理水平也很低,导致了效率不高,一方面是风电设备重复引进超标建设;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风力发电厂持续亏损,如此发展下去将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中国资源结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俊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客观地评价了当前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新文件针对的是设备制造层面,并不是针对整个风力发电产业,而且规范并不是限制,而是要从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方面着手,保证风电产业未来健康发展。”朱俊生表示。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80余家风电整机厂,还有50家叶片厂和100余家塔架制造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以每家5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来计算,发电规模将达到4000万千瓦,而我国的市场容量却不足其1/4。从去年的数据来看,2008年我国风力发电实现了1200万千瓦,但只占全国电量的1.5%,真正入网的电量更是只有0.3%。
“尽管现在的过剩只是潜在的过剩,但我认为10部委出台新文件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我国风电产业从2003年发展至今,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新文件重点提出了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种的问题;另一方面,发展的问题早发现就可以早解决,从掌握核心技术以及全球化合作发展方面来看,中国风电产业显然需要弥补很多不足。”施鹏飞告诉记者。
新市场成未来发展重点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新文件重在规范未来风能产业的发展。比如文件规定:原则上不再核准或备案建设新的整机制造厂;严禁在风电项目招标中设立要求投资者使用本地风电装备、在当地投资建设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建立和完善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禁止落后技术产品和非准入企业产品进入市场。毫无疑问,这将引发风电行业自200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变局。
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风电设备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水平都良莠不齐,与维斯塔斯、GE等国际风能巨头相比有很大差距。如果严格执行该文件,国内将有40%的产能要被淘汰。
中国资源结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文件的出台将毫无疑问会带来行业的重组和洗牌,那些不掌握核心技术、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必将被淘汰出局。未来的风能产业将逐步实现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在市场的指挥下,开辟新的应用领域以及开拓国际市场,将成为企业的努力方向。
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很多风电设备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俊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风机大型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而风电产业从陆地向海上发展则是大趋势,在解决了技术及运行的可靠性之后,海上风力发电将开辟新的市场。就在上个月,由华锐风电自主研制的中国首批3台国产化3MW海上风电机组在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成功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施鹏飞也进一步指出,风电制造企业在第一步满足了国内需求之后,第二步要研究国际形势,适应不同市场的游戏规则,把风机设备出口到欧美、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地,在全球范围内开辟中国风机产品的新战场。
作为中国风机行业的排头兵,新疆金风科技在2008年通过收购德国VENSYS能源70%的股权,迈出了走向技术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并于同年实现了海外销售“零”的突破。该公司总经理郭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全球新增风电装机仍将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因此上述国际市场的开拓成为金风科技新的战略目标。
韩俊良也告诉记者,华锐风电未来的计划是将国际收入提高到公司总销售额的30%以上,目前他们正在筹建欧洲和北美中心。
夯实基础应苦练内功
一位风电专家告诉记者,风电行业是新兴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发展时间可以缩短,但发展过程是不可能跨越的,还需要回到产业发展的基本面上来。风力发电应用的推广、风电设备厂家竞争力的增强都需要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电网建设还是风电整机和零部件品质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曹仁贤告诉记者,风力发电优势在于清洁、无污染,其不足之处在于它是随机能源,其与生俱来的不稳定性会对电网的调度、管理带来不便。对风力发电而言,还需要有配套的预报措施和储能装置,需要具备调峰能力,需要整个电网走向智能化。此外,我国风电的发展还面临一个特殊的困难,就是我国风力资源多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而用电负荷中心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也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风电整机与零部件的质量问题也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加以解决。“国外大规模风电开发已经有30多年历史,所用的风电设备都经过长时间、多方面的检验、调试和修正。而我国近几年才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开始风机设计、生产,风电开发提速更导致一些企业盲目扩产,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设备进行检验和调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安装的发电机组运行时间不长,还不到机械类设备质量故障的高发期。但是,已有的数据表明,投入运行的国产机组的主轴、轴承、齿轮箱以及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已多次出现质量和技术故障,再过几年,质量隐患可能会全面显现。”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姜海峰则认为,与风电整机相比,风电零部件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明显跟不上风电整机发展的速度,很多关键零部件还需要依靠进口。姜海峰表示,中国风电零部件企业应该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品质,树立起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从技术角度讲,风力发电的准入门槛比较高,需要在技术和产业层面有很深厚的积累。”青云创投合伙人张立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还应该学会消化、吸收这些引进的技术,仅仅做到‘形似’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神似’,确保产品的质量及运行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