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到《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发布,风电产业搭乘制造业、新能源、绿色环保等关键词的顺风车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连续4年实现年增长近100%。截至2008年末,风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KW,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提前2年实现并超越了2010年的目标1000万KW。不仅如此,在新增风电装机中,国内企业已基本掌握了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主要零部件国内已经能够自己制造。“风电机组本土化生产的比率已高达70%以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贺德馨表示。
完整产业链尚未建立
“我们国家的风电产业体系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贺德馨说,“究其原因,一方面,产业界对整机看的较重,有70多家制造商,而对部件总体上重视还不够,个别部件的增长又过快,如叶片有50多家。”2007年中国的风电设备生产商还只有30多家,其余的40多家几乎是在风电龙头金风科技上市后的一年时间涌现,而且还不断的有企业准备进入。这种盲目的跟风,导致风电产业不可避免的会遭遇产能过剩的局面。有数据统计表明,行业的前10名一般要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90%左右,剩余的60来家在追逐10%的市场份额,很大一部分企业会拿不到订单,行业结构调整在所难免。
风电产业涉及领域广,从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气象、环境、材料、工艺制造、电气控制、电子工程,到运输、应用、服务,其产业体系特点就是上下游涉及面广。很显然,完整产业链的形成是多领域既独立发展又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风电产业体系中,除核心的制造业外,在运输、服务等领域还没有专业公司参与到帮助产业链构成和升级中来。“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以运输为例,企业自己承办无论从安全性还是从进度上考虑都与专业公司承办存在着差距。”贺德馨说,“风电产业链中,制造业是核心,而制造业以外,包括运输、服务,甚至金融、保险都还不完善。”
“风电产业链所涉及的领域并不一定都要在我们国家本土上去完成,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完全部事情,也没有必要做全部事情。”贺德馨特别强调,“比如轴承,目前,国内的轴承还不能完全替代进口,技术上还有待提高,但我们可以从德国FAG和瑞典SKF在那里配套,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电网瓶颈制约风电发展
国内风电企业盈利状况历来受人诟病,利微和亏损都现实存在。贺德馨认为,风电场容量系数低,风电机组质量不稳定以及电网瓶颈是制约风电企业发展的关键点。“风电场在建设时,对风能资源的评估是很重要的。风电机组等负荷运行时间2000小时以上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有些风电场则不到1500小时。同时,好的风电机组可利用率要达到98%以上,而我们的一些风电机组的利用率不到95%。”贺德馨说,我们国家的电网比起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要薄弱,风电对电网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为了确保电网稳定性,有的风电场发电量受到限制。此外,风电机组安装后的架线并网常常滞后,延迟了风电机组投入使用的时间。“有一些风电场统计数据表明,国内风电机组从安装后到并网运行平均需要3-4个月,这段时间会对电力输出造成损失。”由此可见,风电机组安装后会出现比预期发电量少的情况。
贺德馨表示,目前国家正在着手解决制约风电发展的瓶颈问题。
其中电网问题是全球共性问题。各国经验表明,解决风电对电网的冲击,一是加强对风电发电量的预测;二是对风电机组进行技术改进;三是加强电网区域调度能力。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在风电领域,这部分工作做得还不够。”贺德馨说,“信息化技术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都应该发挥作用。在风电领域,风电机组在线监测和风电场远程监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做好这部分工作必须依赖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大力应用。国际上的一些风电开发商在室内就可以了解其全球范围内风电机组的运行状况,并在全生命周期里对风电机组进行在线监测、健康管理,做到提前检修。如果等到风电机组有故障停止运行后再去检查,这样会造成很大损失。”
不可否认,风力发电是新能源发电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前景的发电方式。对于我们国家,这更是一条伴着鲜花和荆棘的探险之路。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复杂多变的国家,许多情况国外厂商过去没有遇到过,低温、高原、台风、沙尘暴,解决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用途是中国风电企业研究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窝蜂”式的跟进不仅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有可能破坏整个产业体系的持续发展。应对投资过热,贺德馨强调,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