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伺服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突破进口垄断格局的机遇已经形成,因此国产伺服品牌号召力必须迅速提升。国产伺服企业开始引人注目,不独埃斯顿,和利时、深圳步进、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企业的竞争力都迫使洋品牌在伺服营销手段、定价策略上作出了不少调整。
因为技术的落后,国内伺服市场长期为日系和欧美企业牢牢占据,近年随着台达、等台湾品牌的进入和国产伺服的成长,市场略有松动,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行业的话语权依旧为洋品牌把握,尤其是处于行业中高端的通用伺服系统更是进口产品的天下。松下、三菱、三洋、安川、西门子、ABB、伦茨等跨国巨头们在中国这个细分领域的广袤市场风生水起。
交流伺服系统对运动控制精度、性能、功能、稳定性的要求都非常高。这也是外资品牌能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国产伺服在竞争初期,普遍表现为中国特色的低价竞争,在性能和功能上的提升却乏善可陈,客观上给越来越挑剔的用户造成了质次价低的印象。据了解,眼下不少国外伺服品牌甚至还被部分企业点名使用。除去配套企业的使用习惯,国产伺服整体品牌形象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因为本土伺服企业的崛起,进口伺服的价格不断被压低。国家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扶持也给了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的机遇。贴近式服务,则使国产伺服在性价比外更多了灵活的服务优势。虽然瞄准通用伺服,但不排除以个性化谋求更大的增值,这样国产伺服的价值就是这样被点滴深挖出来的。
虽然这几年本土企业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与本土制造企业类似,也存在着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等诸多问题。绝大多数只能集中在低端市场血拼。因此国产伺服应该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力”要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占领高端伺服的核心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