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屏原理
1.点阵原理
点阵内部结构及外形如下,8X8点阵共由64个发光二极管组成,且每个发光二极管是放置在行线和列线的交叉点上,当对应的某一行置1电平,某一列置0电平,则相应的二极管就亮;如要将第一个点点亮,则9脚接高电平13脚接低电平,则第一个点就亮了;如果要将第一行点亮,则第9脚要接高电平,而(13、3、4、10、6、11、15、16)这些引脚接低电平,那么第一行就会点亮;如要将第一列点亮,则第13脚接低电平,而(9、14、8、12、1、7、2、5)接高电平,那么第一列就会点亮。
一般我们使用点阵显示汉字是用的16*16的点阵宋体字库,所谓16*16,是每一个汉字在纵、横各16点的区域内显示的。也就是说得用四个8*8点阵组合成一个16*16的点阵。如下图所示,要显示“你”则相应的点就要点亮,由于我们的点阵在列线上是低电平有效,而在行线上是高电平有效,所以要显示“你”字的话,它的位代码信息要取反,即所有列(13~16脚)送(1111011101111111,0xF7,0x7F),而第一行(9脚)送1信号,然后第一行送0。再送第二行要显示的数据(13~16脚)送(1111011101111111,0xF7,0x7F),而第二行(14脚)送1信号。依此类推,只要每行数据显示时间间隔够短,利用人眼的视觉暂停作用,这样送16次数据扫描完16行后就会看到一个“你”字;第二种送数据的方法是字模信号送到行线上再扫描列线也是同样的道理。同样以“你”字来说明,16行(9、14、8、12、1、7、2、5)上送(0000000000000000,0x00,0x00)而第一列(13脚)送、“0”。同理扫描第二列。当行线上送了16次数据而列线扫描了16次后一个“你”字也就显示出来了。
2.移位锁存器74ls595原理
74ls595为 8位输出锁存移位寄存器
RESET: 复位信号
shitf clock:移位时钟
serial data input:串行数据输入
output enable:输出使能
latch clock:锁存时钟
595有3层结构:
第一层为移位D触发器;
第二层为锁存D触发器;
第三层为输出3态门;
当复位信号为0时,移位D触发器清0;
当移位脉冲从L->H时,第一个移位D触发器的Q=D;
其它的Qn=Qn-1;
当锁存脉冲从0->1时,第二层为锁存D触发器的输出=/输入;
当OE=1时,595的输出为高阻态;
当OE=0时,595的输出为第二层为锁存D触发器的输出的反相;
74595的数据端:
QA--QH: 八位并行输出端,可以接点阵的8列。
QH’: 级联输出端。将它接下一个595的SI端。
SI: 串行数据输入端。
74595的控制端说明:
/SCLR(10脚): 低电平时将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清零。通常将它接Vcc。
SCK(11脚):上升沿时数据寄存器的数据移位。QA-->QB-->QC-->...-->QH;下降沿移位寄存器数据不变。(脉冲宽度:5V时,大于几十纳秒就行了。通常都选微秒级)
RCK(12脚):上升沿时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进入数据存储寄存器,下降沿时存储寄存器数据不变。通常将RCK置为低电平,当移位结束后,在RCK端产生一个正脉冲(5V时,大于几十纳秒就行了。通常都选微秒级),更新显示数据。
/G(13脚): 高电平时禁止输出(高阻态)。如果单片机的引脚不紧张,用一个引脚控制它,可以方便地产生闪烁和熄灭效果。比通过数据端移位控制要省时省力。
注:74164和74595功能相仿,都是8位串行输入转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74164的驱动电流(25mA)比74595(35mA)的要小,14脚封装,体积也小一些。
74595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数据存储寄存器,在移位的过程中,输出端的数据可以保持不变。这在串行速度慢的场合很有用处,数码管没有闪烁感。
与164只有数据清零端相比,595还多有输出端时能/禁止控制端,可以使输出为高阻态。
4953原理
4953是将双MOS管封装在一起的,在点阵屏中它的作用是行选,在点阵屏中我们将点阵的所有相应的行线接在一起,这样就有16行,就会要用八个4953。它的1脚和3脚接电源,7、8接在一起,5、6接在一起。当行选信号使2脚电平降低时,那么1脚就会和7、8脚就会导通从而显示一行。当行选信号使4脚电平降低时,那么3脚就会和5、6脚导通从而显示另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