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叶草回家旧址图片高清_免费18款深夜禁用黄尿入口_禁止18勿入的30000部芒果

  • IIANews微官网
    扫描二维码 进入微官网
    IIANews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
    移动客户端
  • English
2024全景工博会
工业安全

工业界专家共话60年行业变迁

  2009年11月27日  
    冶金

     郭雨春:从无到有的冶金自动化信息化事业正在走向新世纪的辉煌

     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所总工程师,计算机与自动化高级工程师。近40年来一直从事冶金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工业,多项科技成果获得首钢、钢铁系统、北京市的表彰及奖励,并有多篇学术论文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张白纸,好绘最新最美的画图。

     新中国60年,我国冶金自动化信息化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是我国冶金工业自动化信息化的起点;改革开放,给冶金工业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带入了新的春天,1982年前后,我国冶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高炉、烧结等重点工艺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系统相继投入使用,走在了全国各行各业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前列,一大批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力量脱颖而出;但是,核心技术还要靠引进,这刺痛了我们的心,却也激励我们。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为了适应钢铁工业的发展及需要,ERP应用、电子商务的应用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普及等已经成为众多冶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在钢铁生产工艺中,许多被视为“黑匣子”的外国先进技术,不再是我们的拦路虎,具有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炼钢技术,高炉冶炼专家系统以及冷热连轧自动控制系统等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相继问世,并应用到国内许多钢铁企业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亚洲最大的炼铁高炉,其核心控制技术是国产的,全国最大的烧结机也使用上了国产的数学模型软件。在炼钢方面,完全实现了一链式自动化炼钢。特别是在冷热连轧机组、中厚板轧机机组的自动控制技术国产化水平也有了空前的提高。我们也有了自己的“黑匣子”。现代化的钢铁生产,离不开自动化的支持,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冶金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钢铁工业的科学发展,在冶金企业能源管理与建设、设备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我们已经站到了世界的前列。更可喜的是,一大批具有冶金专业技能背景的自动化信息化公司相继在许多钢铁企业中诞生。成为冶金工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60年冶金自动化信息化从无到有,一甲子冶金自动化信息化独领风骚。

     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今后的路更加艰难,特别是在冶金企业的能源管理、产业链创新以及总部经济的发展等都为冶金自动化信息化的今后发展提出了新的严峻课题。但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过自主创新,困难会变成成果,坎坷会变成通途 ,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冶金自动化、信息化事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一定会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石油

    
徐伟华: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与自动化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仪控资深工程师。曾参与多个项目设计、评标工作,参与国家标注起草工作。参与的项目曾获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中海石油研究中心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建设部银奖、海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海油崛起

    
从靠渔船找油到挺进世界500强企业及首个跻身“全球最佳”排名16位的内地企业,中国海油的崛起为中华复兴增光添彩。

    
激情岁月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西方经济封锁,一无技术,二无装备,石油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960年中国海洋石油人在莺歌海钻中国海上第一井———“英冲一井”,所在水深15米,获得原油150千克。1964年春,人们自制两个浮桶撑起第一个钻井平台,南海海1井开钻, 1967年,我国海上首次生产原油,产量203吨。这是一段“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激情岁月,这种精神支撑人们在极端简陋的物质条件下创造传奇般的业绩。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迎来了真正的大发展,对外合作的序幕就此拉开。1982年2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此后,一个个油气发现,一批批油气田投产。但合作并不是依赖。从合作中吸取养分、在自营中壮大成长。中国海油实现了从上游到下游、从国内到国际、从浅水到深水的三大跨越。1982年至2008年,油气年产量从9万吨上升到4293万吨油当量。中国海油海外石油开采量约为2780万吨油当量,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自控技术

    
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自动化领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追踪及应用世界前沿技术,过程控制系统从80年代多回路控制器到DCS及PLC ,从 4~20mA仪器设备到HART仪表设备。2003年开始在旅大4-2/5-2/10-1项目中使用现场总线仪表及控制系统,2009年开始在平台改造方面试用无线仪表设备。ESD系统从PLC 双机热备技术到安全仪表SIS技术应用。在贸易计量方面由采用高级孔板至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及质量流量计等,2009年开始采用GLCC+计量仪表及气相色谱仪等进行湿气贸易能量计量。在平台单井计量方面采用各类多相流量计,在水下单井计量方面尝试使用虚拟计量。随着祖国的富强,国产设备不断进入海洋石油领域,如:海默公司国产的多相流量计、浙大中控的DCS 及青岛汉河电缆等。在国内外计量产品激烈竞争中海默公司的多相流量计经历进入海油-出局-改进-国外发展-再入海油的过程,表现出国产高科技产品顽强的生命力。

    
面向未来

     
中国海油开发正在走向深水,为实现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由300米到3000米水深的跨越, 面临深水技术和深水装备两大问题,也为海洋石油工业以及相关工业面提供机遇与挑战,祝愿国产设备为深水开发创造效益。

     制药

     
孙旨义: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医药行业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先进控制系统应用、工厂综合自动化集成、BATCH柔性化生产管理系统应用等工作,现为华北制药集团倍达有限公司计控室主任。主持倍达有限公司ERP 应用开发、MES系统的应用与开发等河北省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市集团级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18项之多,并获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

     回顾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6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如今我国正努力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化学制药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主要是以进口原料药简单加工成制剂。华北制药厂就是“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我国156个重点项目中的两项,1958年华北制药厂的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青、链霉素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解除了无数人的病痛折磨,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创造了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民族医药工业品牌。

     据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只有72.8亿元。到2008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8666.82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123倍。2009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超过1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有望超过1000亿元。

     当然,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全球医药企业的前50强,全部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盟,我们的制药企业还需要加速前进,跨越发展,赶超世界制药强企,挤身国际医药巨头。

     化工

     
王永胜:迎接璀璨而美好的中国化工新篇章

     自动化硕士,化学工程博士,现任烟台万华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经理,曾任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部仪表控制经理。承担过国家CIMS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神经网络建模及应用、预测控制理论及应用等前沿性课题方面均做过研究工作。结合烟台万华多期技改工程项目,对于化工自动化仪表、阀门的选型和应用及国内外多种DCS、PLC系统的选型、系统组态、维护及管理工作有较为丰富的工程经验。

     中国化工60年,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拓步前行,取得了历史性的工程技术进步、取得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从小规模、单一品种、高成本、低质量、高能耗、高污染、高危操作逐步走向规模化、多元化、低成本、高质量、低能耗、环保型、安全型的化工基地,这其中凝结着党中央、国务院、地方政府对化工企业的大力政策扶持和经济资助,凝结着中华大众科研、生产、市场等各条战线的智慧、心血与汗水,也正是在这样一个长期改革与和谐的社会历史氛围下,化工工艺、设备、仪表、电气等诸多相关专业取得了划时代的技术突破、成功的工程实际应用和累累硕果。之所以取得今天化工生产“安、稳、长、满、优”的可喜局面,现代化的自动化装置功不可没。建国以来,经过近五、六十年的持续发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更新换代和不断创新,化工生产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控制、从单一的过程控制到高级复杂的实时先进控制、从模拟仪表到智能仪表、从继电器控制到第五代PLC、从运算放大器到第四代DCS的发展变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担负化工行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在日益优厚的国家及政府扶持政策下,坚持产、学、研的密切合作,必将迎来更加璀璨与美好的中国化工新篇章!

     纺织机械

    
陈兴强:中国纺机行业的未来属于善于调整、勇于奋斗的企业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并担任中国纺织机械器材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从事纺织机械及其自动控制工作30余年,参加过多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多项。近年来致力于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在纺织机械上的应用和纺织机械的数字化工作。

     中国纺织机械工业的六十年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腾飞三个阶段,从解放前只能以从事修配业务为主,发展成为门类齐全、满足行业需求、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支柱产业,基本满足了国内纺织企业的生产需要,对纺织工业各行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纺织品花色品种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20年来,中国纺织机械本身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张,世界知名纺机企业也都陆续在中国投资办厂,中国不仅仅是最大的纺机需求市场,而且正在成为亚洲甚至世界纺机制造中心。

     中国纺机行业目前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关键时期,低水平、低价格竞争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纺机行业的未来属于善于调整、勇于奋斗的企业,只有率先调整产品结构、定位于技术领先才能应对并赢得同世界一流纺机企业不可避免的竞争。

     先进的控制和驱动技术在纺织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纺机装备的技术进步,作为纺机行业的共同认识:依托自动化技术的数字化纺织机械必定是发展的方向和竞争的热点。

     电力

     孙长生:建国60年间电力行业发展变迁

     安徽桐城人,硕士,高级工程师,先后从事火力发电厂热工安装、调试、小火电设计、运行机组热工故障分析处理、热工监督管理工作,主编和参编多部电力行业标准。目前就职于浙江省电力研究院,主要从事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研发和开发工作。

     60年来的风雨兼程,我国电力犹如山间的一涓细流壮大成如今奔腾向前的江流: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近38万千米,跃居世界第一位;装机容量由185万千瓦增加至8亿多千瓦,96年跃居世界第二位至今;1000MW级的核电、煤电机组,水电、风电电厂不但生根开花且走为主流;太阳能发电正在兴起。机组控制日新月异,信息化自动化控制代替了过去人工操作与简单仪表的控制;APS、无线技术、现场总线、智能化、一体化、透明化、故障自动诊断与预测、这些代表当今控制领域的最新技术,扮演着全新的角色正在不断拓展着我国发电机组和电网自动化控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新电力自动化技术、控制产品和系统的生产日益国产化。生产新能源革命的绿色浪潮,将使电力以更清洁的方式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

     中国电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普惠了各行各业,为中国带来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和现代文明,让中国人民科技追赶世界领先、保持工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标签:工业  我要反馈
最新视频
穿越光影隧道,魏德米勒特别祝福准时到达   
欧姆龙光电传感器E3AS-HL:帮助稳定检测各类复杂工件   
TE 成就稳定、高效的新能源储能系统
研祥金玛
专题报道
2024全景工博会
2024全景工博会 2024工博会以“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为全新主题,旨在瞄准我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示范样板。
企业通讯
《我们的回答》ABB电气客户故事
《我们的回答》ABB电气客户故事

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构的今天,怎样走好复杂且极具挑战的电气化转型之路?如何用创新技术实现更多电力和更低排放,从而创造美好世

开关电源在设备升级中的性能影响和选型技巧
开关电源在设备升级中的性能影响和选型技巧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推进,新一代工业浪潮来临,工控行业迅猛发展,自动化设备需求与日俱增。众所周知,电源是设备

在线会议

社区

天镇县| 巫溪县| 靖边县| 白山市| 景洪市| 伽师县| 长垣县| 资兴市| 白山市|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