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电气工业“谨慎乐观”
2009年,这个即将过去的年份,成为中国经济最困难,遭遇挑战最大,也是赢得肯定最多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几经反转走出了一条迅速回暖的“V”型曲线,出手及时、有效地救市举措也令全球各大经济实体为之侧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要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2010年,对于经济回暖根基尚不稳固的中国而言,又将是一个关键之年。
行业“融冰”
“今年的机械工业形势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冲击重,回升快’,1~2月机械工业总产值增长2.9%,截至11月份该比率上升为14.09%,尽管较去年同期仍呈下降趋势,但同其他工业部门相比,回升既早又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表示。
机械工业的回暖从微观层面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不断增强,直接表现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在加快,今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3.8%,3月份上升为8.3%,之后在8月再上台阶达到12.3%,9月份为13.9%,10月份达到16.1%,连续6个月同比增速加快。
同时,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实现7.7%,其中消费、投资贡献分别达到4和7.3个百分点,外贸则贡献-3.6个百分点,此模式在第四季度被改变。“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代表终端需求的消费和出口增速在10月回升明显,而代表中间需求的投资和进口则增速有所下降。”中信证券[31.79 -5.33%]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指出。
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还附带三个可喜现象,第一,39个工业大行业全面增长,其中28类产品在9~10月实现加速增长;第二,统计局重点监控494种重要产品中,80%的产品产量都在加快增长;第三,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 26个省区市的工业增速加快,10月份主要经济大省的经济增速比9月份明显加快。
相比前几个月,外贸对经济的负拉动作用也在持续减弱,10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值1107.6亿美元,同比下降13.8%,相对上月缩窄1.42个百分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出口经季节性调整同比下降9.1%,降幅收窄达11个百分点,显示出明显加快的复苏趋势。”诸建芳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年尾,近日国内多家机构陆续发表了对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其中,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预测,明年中国GDP增长率将回升到9%左右,CPI涨幅在3%以内。蓝皮书称,9%的增长率是在“世界金融危机不再进一步严重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的前提下做出的预估。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则认为,2010年我国GDP增长有望达8.5%左右,与2009年大体持平,经济增长和物价有望实现“双稳”运行态势。
中信证券最近发表的年度策略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企业盈利都将在2010年出现明确的、实质性的好转,预计明年GDP增速将由2009年的8.6%回升至10.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2.6%。
伴随着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形式的确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分析人士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实现质、量并举。
“稳增长”势在必行
“去年下半年危机突如其来,当时上万家企业停产,千万农民工被迫回家,如果经济继续下行,最终不仅仅经济不稳定,社会也会不稳定,所以我们第一个目标就是保增长。有病就要吃药,随着病情好转就可以减少吃药了,或者可以换个药吃。”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说。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走出危机阴霾,中国经济政策是否“换药”也引起了各方关注。但是,在此方面,却出现了两种看法。一方面,鉴于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环比增幅为0.8个百分点,比9月份、8月份的环比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及工业生产发展表现出的不平衡性,如重工业增速明显高于轻工业,工业的出口加工同比增速持续负增长等因素,专家分析认为,此时政策的快速退出会导致经济的再次下滑。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此前判断中国明年的经济形势有可能出现“前高后低”,预计明年的出口增幅为15%~17%,“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消费结构有可能从借贷转为收入和储蓄,新经济的增长动力还要几年,明年外贸状况可能有所好转,但长期来看,外需是萎缩的。”他指出。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也认为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增长点不明朗、企业难有大规模固定设备投资热情的情况下,保持一定力度政府投资是必要的。“此时的经济回升不等于经济复苏,‘经济回升’可以是政府投资拉动,而‘经济复苏’则是企业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投资。如果企业的投资只是投在了回补库存上,而不是固定设备,也不能叫经济复苏,只是经济回升。”范剑平说。
但另一方面,业界专家也担心政府投资的过快增长,未来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另外,我国政府刺激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础设施投资,这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创造出过度需求,然而投资加速、外需不振也使得我国本来就非常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加剧,内需不足则将导致过量的产品无法消化,使得消费与投资的结构矛盾更加尖锐——消费无法短时间提升,投资成了当前惟一的选择,数据显示,仅2009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同比上升36%。
一方面是外需不振急需内需提振经济增长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结构问题不解决,经济效益就难以提高,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人员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也就难以解决,这将会严重抵消国家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效果和来之不易的企稳向好的形势。对于二者博弈,姚景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人生病一样,一个人有病要吃药,任何药品都有副作用,但不能因为有副作用就有病不吃药,治病就得认了这个副作用,就得付出这个代价。”
范剑平认为,明年政策应从 “保增长”过渡为“稳增长”,“保增长”含有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意思,而“稳增长”就是要把握政府投资的力度。“这意味着一方面政策不能很快退出,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要防止政府投资自身过热,我认为2010年还是应该把政府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已经开动的项目上,保证4万亿元的中央投资按计划施工、完工。”范剑平表示。
在“稳增长”之后,结构调整也随之势在必行,“经济企稳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说,他认为温家宝总理到浙江考察时提出调整过剩产能,国务院公布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剩的重大政策都是调整结构的行动。
谨慎乐观
针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现状,蔡惟慈提示企业应谨慎乐观,“预计明年机械工业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行业产销增长15%左右,但目前种种迹象也显示出企业明年有可能遇到更多挑战。”
一方面,主要表现为机械工业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减少,“今年1~11月,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60%的产品实现正增长,但是同前几年绝大部分产品所实现的高速增长相比,其增长幅度明显收窄。”蔡惟慈认为,“未来这种情况有可能成为常态,这并不仅仅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也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在超工业化阶段后将逐渐趋于平稳发展,在此方面,发电设备制造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另一方面,我国机械工业固定资产不断增加,也有可能为行业的后续发展留下众多矛盾。“1~11月,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已实现12000多亿元,照此速度,不到四年我们就可以再造一个目前的机械工业。”他说,“这是一把双刃剑,高速增长使企业的生产条件、设备得到了改善,但是过度膨胀的产能会对行业今后的供求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将是企业2010年的工作重点,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技术进步,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有效控制成本、积极规避风险等措施,减少市场风险。”对此,专家强调,企业转型期是应对危机最有效的方式,此时“转型”的真正含义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企业,同时做到优化结构、节能减排等目标,转型后,企业进一步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除了传统产业,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也有望形成2010年电气市场新的增长点。“进入‘后危机时代’,人们的关注点将逐渐从此前的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转向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优化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换发展方式的重点,特别是需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支持力度。根据世纪证券发布的2010年电气行业投资策略显示,今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新能源行业发展将逐渐由“量”向 “质”转变。
与此同时,专家表示,此前各界对风电、多晶硅等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警告,均表明此后国家对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关注于质的提升,虽然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态度不会发生改变,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将从对项目转向研究,技术实力从而决定市场份额。另外,在此方面的政策扶持或将成为市场新一轮催化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目前新能源产业中存在项目审批与电网规划脱节,电网发展滞后于新能源发展的问题,新能源发电上网难的问题是越来越突出,发展新能源行业亟需深化电力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