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工作中的杠杆原理
在国内,中小型工厂通常会使用成本较低的二手设备,并聘请大量廉价劳动力来弥补运营管理的不足。即便缺乏标准的维护流程,许多企业仍认为没有必要实施类似CMMS这样的项目,或开展所谓的工业咨询服务。而令人汗颜的是,其中还不乏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企业。
然而,在面临与大企业同样维护难题的同时,这些中小型企业还需面对:资金有限、缺乏集团支持、人员流动率高、难以招聘高素质专业人才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其现有的维护现状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位于昆山的卡尔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受益于喜科主导的CMMS项目,工厂只需两名全职维护人员。
换一种角度看,相比申请项目比登天还难的大型跨国企业,中小企业的制度灵活,约束较少,可自由地根据现有组织的实际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项目。也就意味着,其在维护改进方面拥有比大企业更多的机会和更大潜在的收益。
维护指标与规模无关
无论规模大小,评价维护水平的维护矩阵/指标不应改变。其中,最基本的维护指标便是资产实际价值除以资产重置价值。
在上个月的可靠性改进中我们曾指出,与维护指标无关,企业的规模往往只对项目大小,潜在的可能获得收益以及避免的损失有联系。通常情况下,大型企业可降低的意外成本会略高于普通中小型企业。
当然,无论大小很多企业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仅仅只关注已经少之又少的直接成本,如人员工资(通常很低)、备件成本(国内甚至是山寨制造)、外包商费用(一些廉价的皮包公司),而忽略了与维护相关的巨大的间接损失(很可能是还没经历过重大的人身财产事故)。
但是,相比上市公司,小型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更高的远见;更熟悉自己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情况;高层人员较为稳定(要知道跨国企业外派人员的在职时间一般只有2-3年)。由此,企业的潜在风险更能引发他们的关注。
善用巧思
受限于有限的资源,为了可以灵活巧妙地解决牵绊企业发展的维护难题,通过CMMS建立起有效的维护组织架构是中小型企业的上上之策。
针对这一市场,喜科可为中小型业主主要提供以下两类服务:
? 咨询服务,旨在引进最佳维护实践体系(工厂文档管理、故障代码编写、KPI指标)、培训维护团队、标准化工作流程、初始和优化维护决策(通常指预防性维护)。
服务的形式可包括:培训服务(指派遣人员参加培训课程)或咨询服务两种。值得一提的是,单纯的培训或咨询服务在国内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人们认为培训所学到的书面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其次,一旦员工具备一定的技能就变相增加了其跳槽的风险;最后,缺乏高层领导的亲自督战和带领,就无法完成全新工作流程的实际推广。
针对这一情况,喜科主推:通过CMMS作为辅助工具来将上述无形的理论、知识、理念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行动方针。而费用相比纯粹的咨询服务则更有竞争优势。此外,即使项目实施完毕,在合理且正确使用的情况下,CMMS仍可持续地为企业提供可靠的KPI指标支持决策的制定。
? 当然就是实施CMMS系统。在此,我们建议中小企业使用预先配置的Coswin Light系统(深入了解请阅读本月使用技巧)。专为预算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设计,Coswin Light是一款简易轻便的CMMS系统、虽有一定的数据库和集成接口限制(不对中小企业的使用造成影响),但可全面覆盖企业的维护需求,并可根据企业规模的扩张轻松升级至Coswin标准版。
注意:在理解上述理念和方案的情况下,许多小型企业相反地会决定去选择一些廉价的CMMS,并坚称不要所谓的咨询服务(用户培训除外)。需要警惕的是,这一投机取巧的做法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是行不通的。
廉价CMMS一般可以是自行或让IT公司开发的半成品;原本就很平价的本土解决方案(且还很有可能会承诺给予项目决策人25%的回扣)或小型的国际CMMS厂商(项目实施无非就是给业主一张CD光盘)。即使可以投入最终使用,但这些所谓的CMMS则无法为客户带来任何收益,弄巧成拙反而带来重复投资的结果。
小投入大收益
除去规避损失这一主要的收益,根据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和挑战,从CMMS项目中还可以获得:
一、提高工作效率,除去阻扰维护改进的绊脚石:通过实施CMMS,只需轻点鼠标,用户就可了解:购买备件的时间、地点、价格、交货周期;上一次更换备件的时间;是否处于保修期;保修和维护合同的条款;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花费;之前是否发生过类似故障;早前所实施过的维修措施等等。
二、确保企业不受人员流动的影响。通常在员工离职后,不但其技能无法保留,关键的设备数据也会被带走,直接导致很多工厂根本没有任何技术知识储备。而通过在CMMS系统中记录和更新历史工作,不但可以建立起完整的工厂数据库,还可利用系统培训新晋员工,使其从第一天起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