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洛阳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接连迎来好消息:上海交通大学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暨丁文江院士洛阳工作站成立;日本川崎机器人与洛阳沃德福机器人签约,两年后机器人本体将在洛阳实现国产化;洛阳市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落户高新区;洛阳机器人大厦破土动工,未来将成为全市机器人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这四个好消息标志着洛阳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
产业基础 装备制造业升级是洛阳输不起的起跑线
2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暨丁文江院士洛阳工作站签约仪式、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与洛阳沃德福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和洛阳机器人大厦启动仪式在洛阳先后举行。
会议现场,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致辞指出,按照“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大逻辑,洛阳要实现“新常态”下的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如果说产业升级是洛阳产业发展的关键,那么作为全市产业的排头兵,装备制造业升级就是洛阳输不起的起跑线。”
据了解,为推进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洛阳市先后研究出台多项扶持政策,目前全市已有63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相关产品的研发及生产。2013年,洛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4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营收入的24%。
陈雪枫表示,2014年,全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但是,洛阳装备制造业仍然存在着智能化、信息化、企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改造提升迫在眉睫。
人才机遇 设立院士工作站助力“洛阳智造”
会议现场举行了上海交通大学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暨丁文江院士洛阳工作站签约仪式,该工作站由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洛阳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组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宝德介绍说,上海交通大学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由“一院、一企、一公共平台”组成,分别为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洛阳市特种材料公共测试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文江指出,当今世界制造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与缺乏创新的问题,洛阳制造业也深受其痛,应该注重驱动创新,“创新要有驱动力,教师应该为主体,让教授的驱动力得到充分释放,通过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培养帅才和人才,依托区域实现优势互补。”
签约仪式上还发布了商用车铝镁合金旋压轮毂产业化、高纯铝合金产业化等8个贴近洛阳产业现状的项目。
品牌机遇 洛阳与日本牵手实现机器人本体国产化
24日,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佐野正俊与洛阳沃德福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利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为洛阳及周边地区提供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并组织专家团队在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洛阳沃德福主要生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集成,川崎有国际品牌和技术优势,我们正在努力把川崎机器人本体引进洛阳沃德福,争取两年内实现机器人本体国产化。”梅利红说。
据介绍,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由川崎重工株式会社于2006年8月正式在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主要负责川崎重工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境内的销售、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川崎重工株式会社在国际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声名显赫。
集群机遇 明年7月建成机器人大厦
去年,洛阳市确定了“一基地两园区”的产业布局,引导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关联企业向“一基地两园区”集聚发展。
24日的签约仪式上还举行了授牌仪式,洛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马志强从洛阳市长李柳身手里接过了洛阳市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牌匾。洛阳机器人大厦启动仪式同日举行。
“这个位置就是机器人大厦。”2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滨河北路与新华东路交叉口的洛阳市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洛阳市高新区招商二局局长梁敏指着一块正在施工的空地说,洛阳机器人大厦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由西普凌锐(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4日破土动工,预计2016年7月竣工。大厦将作为产业示范基地的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主要承担技术转移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任务。
“丁文江院士的工作站,还有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下属的博士工作站以后也要搬进来办公。目前,基地内有390家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以智能制造装备、自动化控制、光机电一体化生产和设计等为主。”梁敏说,按照计划,到2019年末,洛阳市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400亿元,培育产值超50亿元龙头型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3家,超亿元企业10家,在孵企业100家;新引进10个科研机构,新搭建5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建立5个院士工作站和10个博士后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