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逐渐成为机器人大国,越来越多的外企在中国建立机器人工厂,以占领国内市场,但是,在繁华的背后,有人提出疑问:外资是否也会撤离中国?针对这个说法,国内各个层面存在不同争议。外资加大在华投资力度,相对而言,有些方面撤资也是合理存在的。中国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或许会缓解外企撤资给中国经济的一些影响。
外资究竟有没有撤离中国?各个层面的感受不同导致了诸多争议。虽然在华外企关闭、撤离、裁员的现象时有耳闻,但同时加大投入增加产能的外资企业也不在少数。矛盾表象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内低端制造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之际的不安躁动。至于沿着“中国制造2025”的路线图能否趟出新路,考验的是行业上下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
低端制造业外资纷纷撤离
在一家工程机械行业外企工作的何先生近来十分焦虑,因为看到很多同事被公司裁掉而担心自己丢饭碗,“现在这个行业到处都在裁员,被裁掉的人很难再找到工作,丢了工作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何先生感觉最近特别不景气,他不知道有多少人跟他一样面临着被辞退的危机,于是当他在天涯社区上发布了一条关于裁员的帖子之后,迅速得到了数百条回应,这些“同病相怜者”来自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各地的日资、欧资、美资以及港资台资等外企,也有部分来自大陆企业。
几年前,诺基亚,爱立信,CISCO,微软,ORA?CLE等这些外企在中国可谓风光无限,一位来自诺基亚的被裁员工李华(化名)称自己好不容易挤进两家,结果第一家被第二家收购了,现在第二家又直接倒闭了。
在一家美资企业上班的赵先生的经历是,前不久公司将业务线撤回美国了,自己又找了业内的另一家外资企业,还没等入职就被HR通知该岗位已经冻结了。
有外企员工在何先生的跟帖里发出感叹,感觉2008年金融危机时公司倒闭裁员的情况也没这么严重,估计今年将会是“最猛烈的裁员减薪年”。
中国欧洲商会去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在华裁员的欧洲公司比例从2012年的10%升至16%;2014年有24%的公司计划在中国削减成本,高于2013年的22%,而裁员正是外企在华成本削减行动的一个常规选项。
韩国有关机构去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华新设法人的韩国企业2006年为2294家,2008年为1301家,2010年减至901家,2013年减至817家,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锐减到368家。这一数据从2006年至今减少了将近9成。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2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对106家年销售额不低于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所进行的调查中,有37%的公司表示正考虑或计划把部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
东莞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
外企员工经历失业之痛
样本区域。当地一名从事外贸业务的管理人员称,东莞的外资撤离和企业倒闭从2008年开始,今年情况尤其不好,以前是加工企业搬到内陆省份,现在开始搬到越南和东南亚。
东莞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制造业内人士近期告诉记者,其近几年在东莞收购二手设备,都是日立、松下等知名企业的,原本要三四万元的机器一千块就收下来了,堆满了仓库;总价值两个亿的注塑机一千多万就会卖,原因就是倒闭和搬走的企业太多了。
东莞台商协会会长翟所领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东莞台商现在的情况比2008年金融海啸时更为严重,各个工厂都用工不足,几乎每个工厂都缺工30%,2008年至今,20%左右的台商撤离了东莞。
不过,商务部日前在驳斥“外资撤离”说法时提供的FDI数据显示,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单从这些数据上确实看不出来外资在大规模撤退的迹象,但传统制造业上的外资萎缩是每个相关者切实可感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3月22日向记者解释,从总体数据上来看,外资撤离的迹象确实不明显,但是这些撤走的外资主要是集中在成本导向的企业。
外资在成本导向产业的撤离和大规模裁员,一方面是不景气的宏观形势下企业需求萎缩,另一个同样明显的因素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更高效率的智能制造取代粗放生产的过程中释放出了低级人工成本。
制造业转型外企捷足先登本土企业路还很长
中国政府今年3月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十年战略规划。这一规划提出了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最终在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要建成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
这是中国政府为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出的顶层设计,应对的显然是由德国提出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烈追捧的工业4.0战略。
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概念是指,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根据e-works总编黄培的观点,工业4.0强调“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其实质是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旨在保持德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而在此环境下,中国的制造业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目前来看,在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的这一轮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这些外资企业显然又走在了前头。
2012年3月,西门子在成都开工建设其在全球的第三个数字化工厂,这也是西门子在德国之外建设的第一个工厂。2013年9月,该工厂正式建成投产。
一位到过成都该工厂的西门子中国供应商向记者表示,这个工厂就是把生产线规划到极致,一条线大概只有六七个人,物流全部是智能系统送到工位上面去的,整个设备流程都用智能系统打通,它选择什么传感器,贴什么芯片,都会自动地去操作。
与西门子在中国的其他工厂相比,其成都工厂产品交货时间缩短了50%。同时,数字工厂的规划可以减少产品上市时间至少30%。成都工厂高管此前曾透露,未来该厂将有望实现年产零部件100万件,这意味着平均1秒将生产一个产品。
本土企业则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上述供应商还指出,真正的工业4.0是个很庞大的体系,是通过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相互连接实现智能生产,但是“现在很多工厂随便搞点自动化就叫4.0或叫机器人,其实这个都是假的”。
记者询问的多位制造业内人士都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现在中国制造业很多基础工艺还很落后,而且企业并没有动力投入那么多钱去进行更新升级。石勇也称,现在很多工厂的机床都还是手摇机床,怎么去实现智能制造,实现工业4.0?
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认为,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不说,产品技术还跟不上市场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市场蛋糕大,企业有利可图,也就没有动力花钱去转型升级。
前述装备制造业分析人士称,当前背景下,高端装备行业的需求很旺盛,因为制造业成本的上升正倒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而生产效率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对更先进的生产设备。而这个领域目前的许多核心技术仍是外资企业所掌控。
去年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的高端装备产品一直为外商主导,海工装备的核心设备和系统主要依靠进口,传感器等高端仪器仪表市场以外资企业为主。以传感器为例,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将达1500亿美元,其中国内预计将达1100亿元,外资企业占据67%的市场份额。而2013年,国内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占比仅4%,独资及合资品牌占比高达96%。
王志乐认为,这种尴尬局面与同政府官员在制定战略时的封闭思维和错误观念形成的环境有关。他举例指出,现在的汽车行业鼓吹要树立所谓的自主品牌,这其实是自创品牌,他们把自主和外资完全对立来看,一味鼓励和保护完全自主自创的品牌。而领导层面的这种思维也传导至舆论环境。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将自主同合资、外资完全对立起来进行对比和批判的趋势很明显。
如今,依托于中国自己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在这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中国是否能够抓住机遇,精准把握方向,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呢?未来仍有待具体的实施路线图。“这一轮通向工业4.0的转型升级中,中国企业必须打开思维,走向世界,将智能化和全球化结合起来,如果还是沿袭这种思维和做法,关起门来搞,那这次的路子还是要走歪”,王志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