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青岛市大力推进“机器换人”,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也在不断积极响应这一政策,建立生产全自动化的现代工厂,争取早日走上“智造”之路。同时,“机器换人”也将开启工业4.0的新篇章。
“机器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既是用工现状的倒逼,也成了不少企业的主动选择。随着“机器换人”在青岛市的推进,传统制造企业对机器换人项目响应积极,建起生产全自动化的现代工厂,走上“智造”之路。“机器换人”开启工业4.0新篇章。
但“机器换人”并非一日之功,记者近日走访了青岛市多家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深度探访机器换人项目实施情况。
用工缺口得到缓解提质增效明显
在青岛森麒麟轮胎有限公司的硫化车间,只有3名工人负责处理机器警报,其他全由机械完成。偌大的生产车间里没有想象中的喧嚣,相反,生产显得有些“沉寂”。
记者看到,整条轮胎生产线依托全新自主的自动化生产检测系统,实现从原材料、密炼、部件、成型、硫化、检测、入库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
“机器换人”的成本不小,但大投入就能实现大产出。森麒麟轮胎总经理林奕龙告诉记者,公司年产5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线用工仅230多人,用工效率是传统轮胎生产线的4倍多,单台设备产出率提升了50%,合格率达到99.8%。
人虽然少了,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目前森麒麟已经成功进入民用航空轮胎领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取得航空轮胎适航证的民营企业。
很多企业加快“机器换人”的步伐,青岛青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上半年,青缆科技新增大型生产线3条,通过产能提升使得出口交货能力明显提高,半年交货的集装箱数量接近去年全年数量,同比增长197%。配套出口订单同比增长70%,弥补了国内市场下降缺口。上半年公司新承接订单22890万元,同比增长10%。
各种鲜活的案例成为“机器换人”效果最有力注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来维持企业竞争力已经是大势所趋,像森麒麟轮胎、旭威电子、海通车桥等加工制造企业,都舍得投入资金购置智能化新设备。”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民工荒倒逼企业通过“机器换人”,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启动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潜在效益大于购买成本
“机器换人”这笔生意值不值?在青岛海通车桥公司看来,答案是非常明确的,这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
海通车桥投入3600万元购置荷兰前桥数控生产线,并安装国内最先进的总成装配线、前轴加工线。车间负责人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后,预计可以节约400人,按照每位员工5万元的年收入计算,一年左右就可回收投入的资金。“机器换人”还使企业人均产值、人均利润均大幅提升,2015年人均产值达到了182.5万元。1-5月企业销售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38%,比2010年增长10倍,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扩张。
但是,“机器换人”代价不菲。据省统计局对全省已经完成“机器换人”改造企业的调查看,有一半企业投资超过1000万,这对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资金压力。
尽管如此,一旦有足够的订单,谁也不否认“机器换人”产生的经济效益远比由此购买的成本要大很多。
在对青岛市22家企业的调查中,有60.5%的企业表示会在2015年投入机器换人项目,这是青岛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也会逐渐加快青岛市工业4.0进程。
有专业人士指出,随着青岛市经济发展类型逐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以前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的方式逐渐转变成依靠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这里面肯定会伴有转型的阵痛,过了这个关,便会迎来艳阳天。(张燕姜新钧)链接:
机器换人,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成为新的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对于技术进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4.0概念由德国人提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