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主动开启这一进程,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经过转型后是否会失去原有地位,智能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与原有的制造业又有着哪些区别?中国制造业转型提高,可以从德国、日本、美国学习到哪些经验?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是较早提出中国制造业面临危机的人。他所著的《中国制造的危机与出路》(东方出版社)的重要论点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但劳动力效率未能实现对应的提升,再加上相对较高的税费负担,制造业运作成本很难避免不断攀升的局面;另一方面,为了抑制房地产等市场虚热,加息提高存准金率等调控政策使得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困境。郎咸平提出过的许多观点在社会上都引起过巨大争议,但制造业危机的论点却赢得了很大范围内的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7月在西安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提出,要着力打造中德两国制造业合作。李克强总理今年5月签批了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规划。工信部公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明确提出加快智能化、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中央有关部门十八大后陆续出台政策,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基础上的先进制造业,成效显著。
经济调整、产业转型,行业秩序洗牌,加入更多的新科技,新商业模式、技术形态对旧有模式和形态形成冲击,这一过程可以用浴火重生来加以形容。中国为什么要主动开启这一进程,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经过转型后是否会失去原有地位,智能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与原有的制造业又有着哪些区别?中国制造业转型提高,可以从德国、日本、美国学习到哪些经验?
广大党政干部、企业界人士、媒体人、投资者对这些问题都很关心,市面上也确实有很多以制造业、新工业革命为主题的图书。各类图书的观点侧重各异,一些热门图书重在阐释智能产业、机器人产业等新概念,一些图书强调他国经验但解读并不全面且未能深入结合中国实际,还有部分专著作品刻意强调制造业“重”经济与互联网“轻”经济的对立而忽略了二者融合的可能、必然。在此,笔者选出近几年国内出版、引进出版的部分制造业转型升级主题图书,进行一番梳理,对以上问题力求给予客观的解答。
中国制造业为什么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
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既有的发展增长模式无以为继。
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既有的发展增长模式无以为继。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引进出版的《东西的故事:一件物品的生与死》一书,是著名环保人士、《时代周刊》誉为“环保英雄”的安妮·雷纳德的著作。该书聚焦当代制造业涉及到的资源开采、生产制造、销售配送、消费使用、丢弃处理五个环节,完整揭示了各环节生产商(开采商、贸易商)在获得经营收入的同时,将真实成本予以外部化的情况。
英国《金融时报》调查记者彼得·马什所著的《新工业革命》(中信出版社)一书则从工业演化发展的角度,梳理出技术研发、制造业价值链、工业生产方式的演化进关系,指出人类制造业已经走过少量定制阶段、少量标准化生产阶段,目前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阶段已近末期,正在走向大批量定制化阶段、个性化量产阶段。
德国记者乌尔里希·森德勒、西门子公司董事会成员和工业部的首席执行官鲁思沃教授等人合著的《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引介了制造业传统强国德国的转型升级理念。这本书认为,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可以有效巩固制造业大国的竞争优势。
美国的教训:中国为什么不能放弃制造业?
1973年之后,美国制造业产能与就业岗位转移到海外,最严重的后果是许多城市开始出现衰败,人们更趋向于通过金融投机来致富。
全球知名企业家、美中贸易委员会主席、陶氏化学CEO利伟诚在《美国制造:从离岸到回岸,如何改变世界》(东方出版社)一书中,以陶氏化学公司为例指出,制造岗位外流,将导致一个国家或城市无法长期保留设计、研发与企业总部,长期脱离制造的研发能力会萎缩,“将没有知识产权的产生”。
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教授加里·皮萨诺和该院技术运营管理教授威利·史通过《制造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机械工业出版社),提出了“产业公地”的概念。产业公地是由各种专有技术、产业运作能力和专业化技能的网络交织构成,其中就包括制造行业、企业、供应环节等。制造业外迁,将导致产业公地解体,继而让依靠公地能力来保持竞争力的各类企业难以生存,企业及其供应商都将被迫外迁,寻找新的产业公地。
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终身名誉教授瓦拉科夫·斯米尔的观点是,制造业的发达,是新技术革命孕育发展的基础。瓦拉科夫·斯米尔的作品《美国制造:国家繁荣为什么离不开制造业》(机械工业出版社)指出,1973年之后,美国制造业产能与就业岗位转移到海外,最严重的后果是,美国经济金融化程度加深,许多城市开始出现严重的衰败,人们更趋向于通过金融投机来致富。
中国制造业革命,如何学习日本、德国经验?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提升,需要顺应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趋势,但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精益制造基础上。
2015年春节,大批中国游客造访日本,疯抢马桶盖及其他消费品。尽管这种举动可以解读为跟风的非理性驱动,但日本制造业的精益水平的确不容小觑,迄今仍然是中国制造业多数产业、企业难以企及的。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提升,需要顺应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趋势,但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精益制造基础上——如果没有精益制造,新型制造、智能制造产品充满缺陷,必然会被消费者唾弃。
东方出版社2012年起陆续引进代表日本最高水平的“精益制造”图书,以服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套书目前已出《5S推进法》、《不良品防止对策》、《生产现场最优分析法》、《标准时间管理》、《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知识设计企业》、《佳能单元式生产系统》、《丰田可视化管理方式》、《零浪费丰田生产方式》等20多本,每一本的作者都是日本制造业知名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翔实收录了日本制造业企业的操作法则等有效经验,对于中国同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没有研发的创新:德国制造业中非研发企业的多样化创新模式》,介绍了德国研发能力较为薄弱的中小企业,为适应产业形态、技术标准较快变化升级,摸索出的灵活型创新模式,包括知识密集型产品开发者,客户驱动的技术流程专家,偶尔的B2C产品开发者,低创新性、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商,灵活的专业化供应商。该书介绍的德国经验,对于中国众多中小企业、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型制造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还可以从《全球化制造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找到思路。美国工程院院士约拉姆·科伦通过该书系统的介绍了,适应全球化、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的制造流程的构建方法,产品如何满足客户驱动要求、如何成为可重构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如何在市场扩大后满足大规模定制生产要求并保持精益生产水准。
总之,新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这场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互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这一变革,恰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对中国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极大的机遇。中国既不能驻足观望,也不能妄自菲薄,只有加倍努力,迎头赶上,才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