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时,分析师曾预言,到2020年市场上将有500亿台智能互联设备。这在当时听起来简直是天文数字。但到了2017年,随着我们朝这个数字飞速迈进,再也没有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了。
从汽车到冰箱,各类智能产品已经开始收集各种各样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改善产品的设计、制造、可维护性以及客户满意度。无论您的产品是否属于智能产品,智能互联的产品都必将主宰产品设计的未来。
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要懂得如何充分利用物联网提供的数据并了解这些数据如何改变人们对未来产品设计的期望。
利用性能化分析(Performance-Based Analysis,以下简称PBA)根据真实数据展开设计
根据“假设”的行动有可能出错,在产品设计上也同样如此。
在传感器还无法服务于设计流程的年代,主观假设尽管弊端重重,却是开发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原型测试采取的手段通常就是让使用者提供反馈,报告你的设计在试验台上或实地测试中的表现如何,然后尽力解读这些反馈意见,再通过有依据的猜想来提出合理的设计改进,接下来再重复整个过程。
这里的问题在于,无论根据多么充分,猜想都可能是错误的。猜想错误,产品就可能就会设计过度或设计不足——设计过度会增加设计、制造所需的时间和成本,设计不足则导致产品在投入实际使用后暴露出缺陷或导致召回。
而现在,标准提高了。产品设计师可以利用真实数据做出准确无误、有据可依的设计决策——而无需借助主观假设。性能化分析(PBA)让这样的设计实践成为可能。
“PBA”这个术语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它的概念其实很简单:
PBA其实就是从产品原型中收集可用的数据,然后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来优化设计和开发周期。
要想明白个中原理,不妨想象一下现在要为一辆新赛车设计前悬架。当配备传感器的悬架原型做好测试准备之后,装到车上,让驾驶员开着这辆车在赛道上行驶。
有了真实数据作为依据——而不是依靠假设,就可以在原型测试期间做出设计变更。
以往做测试得到的反馈可能是“第一个弯道上感觉悬架偏软,第二个弯道上时觉得偏硬”这种模糊的说法,必须费力“破解”其中的实际含义才能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设计变更。而有了PBA,就可以把赛道行驶数据全都放到CAD程序中,然后结合实际情境查看这些真实数据。可以通过运行“第一个弯道”的数据流,以可视化方式观察弯道行驶期间悬架承受的应力和作用力,然后确定相应的最优设计变更。
换言之,借助PBA,可以收集来自传感器的真实数据,从而跟踪了解原型在测试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并将这些数据导入CAD系统,分析其行为原因,据以进一步改进设计。这就是根据真实数据、针对具体用例做出设计决策的过程。
与未来接轨的设计流程
随着物联网继续推动市场转型,设计师的角色也在逐渐转变。设计师需要综合利用所有产品数据,设计出更持久,制造可行性更好,并且能够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在这场转型之旅中,随着设计师个人角色的转变,拥有PBA将有助成功。你将学会用CAD系统为自己的智能互联产品建模、用PLM系统管理产品数据及其可追溯性,或者用物联网平台捕捉产品生成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重新输入CAD系统,以便对设计进行分析、改进和优化。
听行业专家进一步介绍“产品设计的未来”
PTC一直保持市场的领军地位,也是探讨“产品设计未来的重大突破”这一课题的思想领袖,在设计和工程领域居于核心地位。欢迎阅读电子书《智能互联产品设计》,进一步了解如何发挥新兴科技的潜力。
关于PT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TC)
PTC拥有全球最强大的物联网技术。PTC于1986年对数字化三维设计进行了革新,并于1998年率先向市场推出基于互联网的PLM。现今其领先的物联网、增强现实平台以及经实践验证的解决方案,可实现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连接,重塑创造、运营和维护产品的方式。通过与PTC合作,全球制造商、合作伙伴和开发者生态系统能够利用当下物联网技术,并推动未来创新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