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召开。回望过去一年,当时预测的趋势已如期上演,智能制造的发展之快超乎想象,激荡人心。2017年12月6日-8日,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将再次齐聚古都南京,启迪“聚力、融合、创新、变革”的工业新时代,为人类描绘更加清晰美好的智造未来。
为此,我们采访了坐落在南京江北新区的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IPK研究所董事霍尔格?科尔教授、江北新区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副总裁程雪垠先生,听他们从不同视角讲述全球制造业智能化的过程,解读中德乃至世界“智”造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霍尔格?科尔教授也参加了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并在大会论坛上发表了主题讲演。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IPK研究所董事霍尔格?科尔教授(摄/胡潇)
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副总裁程雪垠先生
学德国,做中国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2011年,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并被列入国家战略。无独有偶,同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也于2015年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倡导“以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为根本途径,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过程中,探索中国经验,携手各国打造现代工业文明,共创美好未来”。
如此背景之下,作为制造大省的江苏紧跟国家的战略规划,积极发展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其中,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的成立便是这种转型的重要成果之一。据悉,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是由南京江北新区主导,南京扬子国资集团、省市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资本成立的应用研究机构。
“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最大的特点,就是跟德国最大的应用技术研究院弗劳恩霍夫协会的工程设备与智能结构研究所(Fraunhofer IPK)进行合作。”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副总裁程雪垠的介绍让我们对“中德”产生了好奇。
“弗劳恩霍夫协会是欧洲最大的科学研究机构,它是一个类似于德国科学院这样级别的协会,它下面一共有69个研究所、2.4万名科技人员。它的发展见证了德国自二战以后在整个科技领域的飞跃发展,它曾反哺了很多的工业企业,比如西门子、宝马、大众,所以它在帮助德国工业实现创新竞争力方面很有经验。”德国Fraunhofer IPK研究院董事霍尔格?科尔教授介绍,“两年前,我们在江苏南京与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展开了第一次讨论,Fraunhofer IPK想要发挥的作用是,希望在未来五年内,能够支持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的战略规划及实施,使其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智能制造研究院。”
科尔教授到访南京并代表Fraunhofer IPK研究所与江北新区政府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草案),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总理李克强见证。
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之所以能够落户南京江北新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2015年3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访问Fraunhofer IPK研究所,开启了中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之路;6月15日,时任江苏省省长李学勇率代表团访问Fraunhofer IPK研究所,并签署了“工业4.0、服务与江苏智能制造合作”谅解备忘录;2016年4月11日,Fraunhofer IPK研究所董事霍尔格?科尔教授到访南京并代表Fraunhofer IPK研究所与江北新区政府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草案);2016年6月,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在南京江北新区正式成立。
“德国的‘工业4.0’战略,跟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是吻合的。但也有小的区别,德国工业4.0战略更注重灵活性,侧重于客户的个性订制产品的生产。而中国的‘2025战略’侧重于提高生产力,所以更注重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科尔教授分析,“两国政府都希望更好地利用数字时代的技术,如物联网,然后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把工厂内各种不同个体进行互联,然后贯穿于整个从产品前端的设计、生产到客户使用端的过程中。”
“我们之所以强调‘中德’合作的概念,是因为两国的国家战略非常吻合,中国在工业领域需要学习德国的地方很多,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把德国的研发基地‘搬’到中国来。我们正在打造的应用与研究中心,未来会担负着非常多的把德国的技术与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应用场景相结合的使命,这也是我们建立研究院的初衷。”程雪垠说,“虽然我们刚开始在学德国,但是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中国自己的智能创新。”
立足江北,展望全球
助力江苏乃至世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个全球性课题,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所面临的传统制造业转型更是迫在眉睫。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就是一家服务于制造业的高端企业,它又被称为“生产者服务企业”,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引进世界先进的有助于传统制造企业升级的技术资源。
“中德两国在经济上都比较倚重于制造业的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将在两国的GDP发展中占据较大比重。”根据在多国工作的经验和全球化的视野,科尔预测,“在数字化的智能制造到来以前,希望两国能够抓住机会,更好地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将该研究院落户在南京江北新区,是Fraunhofer IPK在考察了北京、上海、成都、青岛的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需求之后做出的决定。除了因为江北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之外,还因为江苏具有发展高科技制造业的基础,这点与德国的现状有些类似。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帮助了很多传统制造企业进行了智能化的改造,南瑞集团就是其中之一。科尔教授高兴地说:“去年,我们和南瑞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经过一年的时间,我们与南瑞的合作已经有好几个项目正在落地,进展非常顺利。”
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与南瑞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为南瑞在国家电网立项的一个项目,用工业4.0柔性制造理念,打造智能电网产品的完整智能化车间,从而让它更好地应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的投入,减少产品的成本,通过数字化的改进,提升运营的速度。”程雪垠补充道。
南瑞这个项目动用了Fraunhofer IPK最强的专家,在信息化方面,在工厂布局方面,以及在流程的梳理方面,他们做的都是非常细致的基础工作,然后在此之上用到了一些既可行又领先的技术,是冲着一个“示范线”的水平来做的。
除了南瑞,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还与大全集团、南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中德”的规划中,他们不仅要为江苏的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还致力于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企业提供先进服务。程雪垠坚信,“明年上半年,我们的展示中心、实训中心和应用中心就会陆续开起来,到时候我们会走出江苏”。
采访过程中,科尔教授一直在强调,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这些战略都是非常强调人的作用。智能制造不是提倡用机器代替人,也不是用人工智能代替人,而是提倡人与机器、与信息系统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