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90年代到如今,我国医疗科技的进步突飞猛进,也对医疗设备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产品研发上要不断创新,面对医疗产品迭代加快的挑战,在材料质量、部件采购、生产周期、库存周转、产品售后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上同样需求升级。
升级之道何处寻?今天,我们通过GE医疗两代人的故事,揭秘GE给出的这份“智能制造”的答卷。
北京的夏天,20多年都没怎么变,依旧炎热而漫长。牛太郎如往常一样,走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永昌北路上,心中这么想着。这条路上矗立着的园区建筑,是他再熟悉不过的GE医疗北京工厂。
今年已经是牛太郎在GE的第8年了,但他对这座工厂的感情和记忆却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记忆里,儿时跟着母亲在工厂里度过的那些夏天,也是这样炎热漫长。
GE医疗北京工厂
跨越母子两代人 从精益走到智慧
早在1995年,牛太郎的母亲就已经供职于GE,在现如今这座工厂的前身——航卫担任MR/CT产线的工段长。小时候的牛太郎虽然对母亲的工作内容一知半解,但看着母亲带领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工作,耳濡目染下也学到了很多。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是GE精益制造的精神。
牛太郎至今还记得那些标注详细的生产说明手册,大到设备的尺寸重量,小到螺钉的力矩改锥,无一不清晰细致地写在上面。按照严谨的生产说明手册,牛太郎母亲和她的同事们一丝不苟地将标准化制造执行到底。
受母亲的影响,2010年毕业后,牛太郎也进入了GE医疗北京工厂—— 这个母亲曾经工作了15年的地方。他见证了这座工厂,在标准化精益生产基础之上,通过智能制造一步步演变成为如今集精益生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平台于一身的“智慧工厂”。当初和母亲一起奋斗的同事们,也变成了现在的“大黄蜂”、“翠花”和“小白龙”们。
母亲印象里的工厂,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国际化企业为中国市场带来的全球品质标准、精益生产理念以及精益求精的流程管理;而儿子心里的工厂,则是基于精益生产之上,数字化升级后的高效智慧运营。
跨越20年,从精益走到智慧。尽管母子两代人对工厂的印象不尽相同,但GE医疗一丝不苟的生产标准、精益求精的生产理念却从未改变。
智慧新同事
牛太郎把那些在工厂里到处忙碌着的机器人们叫做“智慧新同事“,在他眼里,他们身上依旧有当年母亲和她的同事们在生产线上一丝不苟的影子。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各怀绝技的智能新同事们使得整个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升,劳动力获得升级,让更多员工的时间可以被更加有效地使用到其他创造性的工作上去。
“大黄蜂”的学名是Auto-T自动测试机器人,能同时为多达6台CT产品进行设备出场前的测试标定,并根据需要提供模体输送定位服务,不仅降低生产周期也减少劳动力成本,也是业内首个能够在出厂前对设备进行自动测试的智慧大块头。
大黄蜂
“翠花”是Cobot人机协同测试机器人,自带“无须编程、自我学习”的强大技能,能模仿人的指示动作自动连续操作,一次性进行9个测试位点的校正及射线剂量测量,替代传统人工手动调整测试位点的繁琐环节,充分发挥机器人高精度重复和视觉定位、快速部署等优点。
“翠花”
“小白龙”则是自动化配料机器人,有一套完整的自动化配料系统,能够基于精益生产基础,实现内部物流的实时、精准配送,并具备行动快、无需铺设轨道、灵活经济等诸多特点。目前该套系统在外科手术机生产线正式投入试运行,还能结合数字供应链优化平台的替代人工进行物料配送。
小白龙
智慧供应链指挥塔
从前,带领工人们在产线上生产的是牛太郎的母亲,而如今,在这些智能机器人的背后,是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在做总指挥。GE自主开发的这套生产管理系统,通过物料流、信息流的整合优化,全面提升工厂综合运营效率。
该套系统通过应用RFID/UWB技术,实施采集并传输数据,实现精益生产基础上的物料流、信息流、人力流的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并为生产资料的动态优化与资源配置提供基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Predix云平台,实现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的数据互联互通,最终完成由全供应链连续流拉动的精益化生产,提高综合生产效益。
智慧工厂从供应链起始端、到生产制造全过程,再到产品到达客户,订单完成的整个流程,都有这套数字化平台去监控和抓取大数据,不断优化,不断提醒,做到信息流,物流和人力流的三流合一。
20年成长记
20年前,GE全球供应链重要一环——GE医疗北京工厂,正式成立。
2016年
“智慧工厂建设项目”启动,成为“GE全球智慧制造示范工厂”。
2017年
先后入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
2018年
正式被授予的“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称号。
GE医疗北京工厂并非诞生时就是智慧工厂,20余年的成长中,有牛太郎母子这样的传承,有无数团队不断地设计、规划、建设,最终造就了如今的这座GE医疗北京智慧工厂:
一台价值数百万元的CT设备在GE医疗工厂的生产线制造完毕仅需2.5天,一年能产出数千台
节约劳动生产力10%,引领行业人才储备升级,多元化发展
带动产业链上游的70多家合作伙伴在原材料、制造工艺、运营效率等多方面不断革新,打造独具优势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
如今,GE医疗北京工厂是GE全球最大的医疗影像诊断设备生产基地,主要负责生产CT、X光机、手术机、血管机以及核医学设备等。在GE全球出货的CT设备中,每3台里就有两台是由北京工厂生产的,真正实现“中国制造,服务全球”。
从90年代至今,GE医疗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断拓展自身的生产规模和覆盖范围,先后共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除了负责生产医疗影像诊断设备的北京工厂外,无锡工厂负责生产超声设备,上海和桐庐工厂负责生命科学相关设备,天津负责生产核磁共振设备,“五朵金花”都用各自的方式书写着GE医疗“智能制造”的传奇。
相信在未来,GE医疗将会继续以这些智慧工厂为根据地,不断引领医疗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从精益走到智慧,GE医疗的这条升级之路将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