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工业4.0智能制造发展应用大会”于2018年10月25日在苏州落下帷幕。此次大会以柔性自动化制造和数字化应用为研讨领域,彰显工业4.0技术潜力,萃取智慧、聚合经验、把握未来,云集了近300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共同对工业4.0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在高端访谈环节,主持人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梁超先生,嘉宾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工业部总监包隽先生,伟创力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元先生,德国弗朗霍夫研究院工艺管理负责人Thomas Knothe博士,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执行会长郭志明先生,苏州工业园区元禾重元股权投资董事总经理王龙祥先生,就市场环境与国际拓展、组织创新与人才战略、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博世华域工业部总监包隽先生就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挑战、目前的状态、未来计划,谈到从自身企业角度来看,主要面临内外两方面挑战:一是市场越来越要求个性化的制造和交付能力,企业成本需做大幅优化,二是汽车的零部件在整个汽车的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趋于走下坡路。博世华域两三年前就开始启动工业4.0项目,通过工业4.0项目的实施来优化企业的运筹效率、降低结构成本。包总表示下一步将会在供应链拓展方面做进一步的优化。
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执行会长郭志明先生从整个市场、民族企业遭遇到的压力和挑战谈到面对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积极响应,但宁波制造业发力还不够,民营企业参差不齐,有的企业已经达到工业3.0,3.5,有的甚至连大规模生产都还没组织好,信息化和产业化的融合还不够。
伟创力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元先生,从企业目前遇到的关税,劳动力资源和本地企业崛起而带来的巨大挑战进行分析,表示企业只有更快,更高性价比,更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那么自动化,智能工厂才是企业应对这些挑战不二的战略。
来自德国知名研究机构弗朗霍夫研究院的Thomas Knothe博士在10年前就到中国做学术交流和研究,他表示现在的中国企业的发展和10年前变化巨大,近些年中国的工业,经济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变革和增长,很多先进企业逐步崛起,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能化的提升不能单单靠技术,更要靠跨学科的,跨行业的学习,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对于资本界眼中的智能制造,苏州工业园区元禾重元股权投资董事总经理王龙祥先生用两个数字来形容:苏州105家上市公司70%与制造相关;以2017年底为例,苏州制造类的工厂收入在增加的同时,工厂员工减少了70%。王总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把智能制造拆解为工业和信息化来理解,把整个智能制造的体系看成一辆汽车,数字化是汽车的燃料,发动机是算力。
高端访谈嘉宾们对现状的剖析,对未来挑战的应对策略等信息的共享,引起所有听众的共鸣和思维拓展。
智能制造的发展和应用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技术和工程创新的过程,也必将是一个推动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传统行业的界限将被打破,跨界创新展现出巨大的生机,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这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创造出新的生产经营、服务模式,也对我们行业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包括产业生态、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运营服务、组织创新乃至标准规范等众多的方面的探索。
工业4.0是要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柔性化、数字化,建立智能工厂,实现柔性制造和信息化,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最终达到客户对于多元化、个体化的追求,同时提高生产的质量、效率并缩短交期、降低成本。然而,面对这样的挑战,需要跨学科,跨地区,跨国界,跨行业的有效的广泛的合作。儒拉玛特本着德国企业“专注 创新”的工匠精神,响应政府的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满足智能制造的对跨学科,跨行业等创新技术的需求,于2018年10月25日正式发起“工业4.0离岸创新协同中心”,旨在为行业研究机构、高校与企业界之间搭建智慧平台,加强产、学、研、政、金融之间的广泛合作。
“工业4.0离岸创新协同中心”将有助于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能制造在制造产业中的应用,协助提升企业在上下游产业链的竞争水平,努力构建智能制造产业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促进智能制造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推动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
我们期待更多企业的加入,共建行业平台,共享行业资源,共筑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