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销规模都名列世界前茅。但随着各类政策的影响,正处在市场化转型关键期的电动汽车市场会有怎样的变化?怎样可以帮助电动汽车制造市场更好地发展?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顺利启动计划
随着电动汽车 (EV) 市场需求加速增长,制造厂商迫切需要提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颖创新,加快电动汽车项目的启动日程,获取市场份额。
电动汽车领域中,大多数初创公司在投资者兑现承诺后,启动生产计划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但多数情况下,制造厂商会很快发现一个不太愉快的情况,启动电动汽车项目,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另外一项同等重要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
随着批量生产启动 (SOP) 目标,投资者的期望越来越高,电动汽车制造厂商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生产设施,避免启动延迟,防止其它意想不到的问题呢?
答案是:从一开始,就有策略地协调,在专业项目管理基础上开展工作。
成功三要素
成功的必要条件:专业的全球电动汽车项目管理
虽然每个 EV 项目的生产启动都有其独特的挑战,但以下三个因素对于成功绝对至关重要:
1. 认识汽车制造过程固有的复杂性。
颠覆性的创新是新型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命脉所在。作为第一个提供最新创新的制造商自然可以支撑起自身的市场地位。许多初创公司都试图以用一种非系统性的方式匆忙投入电动汽车的生产。不过有时,这种方式会导致启动阶段中工厂车间设备的返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汽车制造牵扯到方方面面,依赖于复杂的全球供应商网络。此外,全新创新和生产过程的实施本身就会给项目启动带来更多的风险。
如何降低这种风险?投入生产时,提前制定一套相互协调的全球启动计划,可以有力地帮助实现“一次成功”,避免迈错步子,付出高昂代价。
2. 关注终极目标:建设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生产环境。
作为必须对投资者负责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专注于初始的 SOP 目标,无疑是正确的做法。但视野如果过于狭隘,可能会导致错失优化长期效率,错失灵活的智能制造良机。
实景化、可指导行动的信息是所有智能工厂的核心。尽管电动汽车制造商认识到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所能提供的价值,但他们往往会做出不支持目标的决定。
例如,制造商计划在整个工厂基层实施预测性维护策略时,可能会忽略应用恰当可用的传感器技术。或者,没有实施这样一个控制与信息基础架构,既可轻松与业务系统集成,又能透明显示预测信息的。
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对电动汽车项目进行妥善管理,进而构建一个能够对制造控制与信息系统各个方面进行评估的精准框架。网络基础设施、生产过程、自动化平台、设备选择以及信息流最终都必须支持智能工厂(工业 4.0)目标。
在所有当前、未来的过程以及技术决策中,构建“智能制造分析”的持续性举措,不仅有助于简化初始的项目启动,还可帮助确保所做的选择具有可扩展性、灵活性和面向未来的优势。
3. 采用严格的项目管理策略:尽早开始,不断应用。
智能制造和其它项目目标只有在正式形成全球项目标准和规范时才能发挥出效用。实际上,减少启动延迟和达成“面向未来”式设计的关键途径是,尽早制定控制标准和规范,并始终与原始设备制造商和其它供应商相互配合。
需要注意,新电动汽车项目控制系统投资通常只占总支出的 5% 左右,但如果没有这一投入,一切都无法运转。真正的智能运营使用所需的高质量数据,建立在严格遵守规范,无缝集成工厂基层的所有设备的基础之上。
小罗有话说
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和环境保护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实施电动汽车科技战略,促进汽车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培育和发展电动汽车社会,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对于许多电动汽车制造商,与了解电动汽车行业知识的自动化供应商合作,是实现协调项目管理、降低启动风险、实现智能工厂目标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