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22年,全球民用与商用遥感卫星市场总产值约为 160 亿美元。商业卫星作为国家卫星的重要补充,已经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当然随着商业卫星的规模增长,也将带来卫星测试设备的巨大缺口,因此NI与长光卫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在技术、市场等方便的优势,在商用航空航天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广泛、深入、长久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中国商业卫星市场蓬勃发展。
NI与长光卫星签约仪式现场
NI公司大中华区销售总监乔巍带领NI团队与长光卫星董事长兼总经理宣明、长光卫星副总经理戴路、长光卫星测通技术室主任邢斯瑞及其核心团队成员共同见证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航空航天领域测试趋势
从“吉林一号”的发射成功到“德清一号”、“林业二号”卫星顺利升空,“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0颗。成功的背后,长光卫星科研人员需要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卫星研发任务,其中测试工作大概占据研发时间的70%。
NI参与到了“吉林一号”的研发测试工作中,利用NI灵活的软硬件平台来提高卫星测试系统的集成性和开发效率,助力“吉林一号”卫星从地面测试到发射升空仅需8个月的时间,从而缩短了研发周期。
以上案例只是NI与长光卫星合作的“冰山一角”,小编在“节约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卫星产业化的挑战可以这么破!”这篇文章中做过详细介绍。可以说,双方自2015年开始合作至今,合作内容愈来愈丰富,涵盖市场调研协作、技术支持、市场推动等。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双方针对航空航天领域技术及测试设备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戴路指出:“NI参与了我们的卫星研制和测试全过程,为我们提供有力的技术和市场服务支持。NI与长光卫星联手推动了卫星测试从传统的定制化模式向通用化、模块化、自主化模式转变,以符合现代卫星测试对信息化的高要求。”
航空航天设备向小型化、复杂化演变是大势所趋。对于未来的测试设备来说,信息融合与技术跨界将是新常态。刘旭阳表示:“第四代测试系统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相对于以前的测试系统,它更强调智能化、通用化、小型化和可移植化,满足快速研发、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未来几年,NI将聚焦电子系统、传统机电系统、导航、传输、地面响应系统、空天地海通信、射频、微波、雷达系统等领域展开重点测试研究。
NI的平台化的方案在成本控制、测试时间控制以及测试平台兼容性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这些优势也助力长光卫星提高研发效率,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满足当前各型号卫星复杂多变的技术条件要求
● 符合当前卫星制造业发展趋势
● 对于长光卫星NI产品成本指标上远低于市场货架产品
● 时间指标上远胜于传统模式设备
战略合作三步走
NI与长光卫星的目标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通用化的新型测试设备,推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此,NI将在系统培训、技术支持、资源保障等方面给予长光卫星支持。为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双方正式宣布未来将在三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产品市场战略定位
为指导产品设计与研发,确定市场定位。分析卫星测试产品的市场体量、长光卫星卫星测试产品市场占有率、绘制目标客户与产品应用热力图。
行业客户销售战略规划
为更快推动销售过程,指导客户的中远期销售计划。双方合作对销售目标客户进行架构及关系梳理、针对目标客户双方合作进行客户产品需求分析、对客户销售策略进行分析。
产品市场宣传与销售活动
为扩大长光卫星在卫星地面设备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行产品宣传和销售活动。包括合作撰写应用案例文章、邀请专业团队拍摄展示视频、邀请专业团队摄影媒体图片、提供一年一度NIDays的主题演讲或专题讲座机会、组织(大众以及行业的)媒体发布及展示。
NI在测试测量领域的丰富积累配合NI在市场和销售领域健全的体制,可以帮助长光卫星提高在商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借助长光卫星在卫星研制开发领域的行业基础与经验,NI将在空天地一体化、星载测试等多个方向进一步扩展测试业务,还将为市场其他客户提供专业的卫星测试集成服务与解决方案。
随后,双方与会人员一起参观了长光卫星公司。
长光卫星现场参观图片